【光明论坛】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为美好生活“留白增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留白,在城镇规划中留出相应的空白地带,为未来发展和绿色生产预备空间。增绿,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高城镇生态涵养容量,以此为支撑提升人们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绿色生态品质。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一半以上的中国人常年居住在城镇,室内活动时间、阅览电子产品的“屏幕时间”明显增加,青少年普遍近视、肥胖等公共健康问题不容小觑。人能塑造环境,环境也影响人。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城镇,若要聚精会神解决问题、完成工作,自主地集中注意力乃关键所在。工作和城镇生活需要的“直接注意力”超过我们的负荷,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效率低下。
相较于耗费心神的“直接注意力”与繁复嘈杂的人为痕迹,绿水青山激发人们的创新灵感,守护健康福祉。徜徉于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有助于恢复“直接注意力”。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间隙,推门见绿,开窗望绿,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将增进脑力、心力和从事创新、创意、创造工作的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业态蓄势待发。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意、创造的大趋势,推动中国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转变很有必要。
我们必须要推进城镇“留白增绿”,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留白增绿”,是治疗“城镇病”尤其是“大城市病”的良方,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通过“舍”的留白,为城镇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留白,相当于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以此形成倒逼机制控制城镇建设体量、污染总量。在建设空间画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提升城镇运营效能。增绿,即通过人工造林、人工增绿等方式,使蓬勃新绿不断生长。在城镇内部及周边由点到面进行系统的生态重塑,形成涵养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也是城镇永续发展的基石。打造未来中国城镇,共创美好生活,必须未雨绸缪,统筹考虑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等不利因素。“留白增绿”,培植更多的生态空间和绿色屏障,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和自然再生的方式不断增强中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基于自然的应对方案,有助于解决许多时代难题,包括更好面对气候变化、夯实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城镇运营成本、减缓夏季热浪冲击以及促进经济长期稳健成长等。
城镇化是我国主要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各级部门应当协同发力、因地制宜,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一座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城就未来可期。长此以往,将大大提升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能力,也将为人类家园擘画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
(作者:樊良树,系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