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9年出生的黄公望、1926年出生的戴逸、2004年出生的陈依妙,都在家乡江苏常熟受到特别的礼遇。
在常熟市文艺交流中心举行的2019年“启·承”元四家故里美术精品展,旨在纪念黄公望诞辰750周年。位居“元四家”之冠的他,笔下的泼墨山水携带着故乡虞山的神韵,呈现出“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业已成为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距离这里六七分钟车程的常熟市图书馆南广场,10月底举行了戴逸学术馆开馆典礼。93岁高龄的戴逸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他早就希望建立一个南方清史学术研究基地。家乡常熟听到了他的心声,要让他的梦想落地。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刘梦溪说,常熟是一个文化之地。戴逸学术馆的落成,使这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化事件,对今后常熟文化研究的展开、历史文化的传播将发挥重要作用。
戴逸学术馆五公里开外的常熟大剧院,是陈依妙刚刚登台表演二胡曲目《战马奔腾》《太极琴侠》的地方。这位15岁的常熟姑娘,出身于民乐世家。她说有一次通过侧幕看到爷爷陈耀星和父亲陈军的现场演出,“觉得他们特别酷”,于是也痴迷上了二胡这门乐器,并学有所成,获得2019年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少年拉弦乐组”第一名。如今在北京生活的她,每当听见那句响亮的“江南福地,常来常熟”,都心怀亲切与欢喜。
750、93、15,普通的三个数字,看似毫无关联,却在此时此刻的常熟生发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升腾起如流水般绵延不绝的文化之光。
在常熟,文化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久远的历史回响,也是当下的才思迸发;是倍加精心呵护的遗产,也是可亲近可触摸的日常。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在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基础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常熟人深知这些重大部署的意义和分量。新时代,常熟将文化传承这篇大文章写好写深入,又立足时代需求,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古树发新枝,熠熠自生辉,从而让常熟在文化传承上彰显出成熟质地,进而使之成为感知、体悟江南文脉的一个重要支点,甚至是中华文脉留给当代的一个美丽剪影。
“熟贵用心”:守护文脉时有着“茅屋犹存万卷书”的自信与决绝
常熟有书香。
中国藏书史积淀深厚,如果按照地域划分,其中必有属于常熟的一个章节。
常熟理工学院研究馆员、藏书文化研究者曹培根的统计显示,有明一代,常熟的藏书家达到150多人,明清两代将近300人,而当时全国藏书家总数不过三千。
“盛矣哉!以一邑之收藏,为中原之甲秀。”清代学者叶德辉在《常熟顾氏小石山房佚存书目》序言中发出由衷赞叹。
图书馆学家袁同礼拟定的关键词为“雄视”。他在《明代私家藏书概略》中写道:“万历以后私家藏书,当以海虞为最盛。赵琦美之脉望馆、钱谦益之绛云楼,以及毛晋之汲古阁,均以藏书雄视于东南。”这里的“海虞”,是常熟的旧称。
家族藏书、父子藏书、兄弟藏书、夫妻藏书、个人藏书……与书有关的故事在常熟这方水土轮番上演,一幕又一幕。
传说有一类虫子,喜好在书林中遍寻“神仙”二字。觅得一次,就吃下。连续吃三回,就进阶了,化为“脉望”。在明代,常熟人赵琦美对“脉望”二字情有独钟,于是把父亲赵用贤的藏书楼“松石斋”径直更名为“脉望馆”,以明示自己对书香的青睐与喜爱。
脉望馆的藏书价值几何?
抗战期间,立志抢救古籍于滔天战火的郑振铎,偶见一部由“清常道人”手抄编定的元明杂剧,顿感意义非凡。几经波折,软磨硬泡,最终捧在手心,呈献国家。此前,传世的元代杂剧不过百种,而这部《古今杂剧》收录元明杂剧达242部,近乎一半是湮没了几百年的孤本。郑振铎不禁欢呼这是“仅次于敦煌石室与西陲的汉简的出世的”。
“清常道人”恰是赵琦美的自号。
如今,赵琦美父亲赵用贤的宅子保存完好。位于常熟城西南赵弄的这座三进的木质建筑,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设有简易的陈列,记述着脉望馆的今昔与脉络。门口柱子左右,悬挂着这么一副楹联:“一榻春生琴上月,百花香集案头书。”穷尽了文人坐拥书城的诗意生活图景。
楹联的题写者是瞿启甲,铁琴铜剑楼的第四代主人。
因为家中藏有一把唐代古琴和一柄青铜剑,瞿氏家族的后人将藏书楼由之前的“恬裕斋”更名为“铁琴铜剑楼”。这么一改,“掉书袋”的气息不见了,却平添了一股豪气。
瞿氏家族的确心存豪气。
他们藏书,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精神劲头足,访书的气场阔达,正如他们掷地有声的豪言,“宁舍腴田百十亩,不弃秘笈一两橱”。
他们也读书,以研究者的姿态校对古籍,编订书目,畅游书海,让知识生长,让历史开花,让智慧延续。
他们更护书,太平军围剿清军,进入常熟,挨家挨户搜捕。面对刀枪丛林,眼看一页页承载着历史气息和文明气脉的纸张就要遭遇灭顶之灾,文弱书生瞿秉清挺身而出,振臂一呼:“军中可有读书人否?军中可有读书人否?”让行伍之人亲眼见识了文人的刚。
他们还献书,秉承“藏以致用”的理念,以“学子皆可就读,无使寒素力薄之士抱向隅之憾”为宗旨,心里念着的是“书贵流通,能化身千百,得以家弦户诵,善莫大焉”。
在铁琴铜剑楼,主人的胸膛里时常响起铿锵之声。
新中国成立,瞿氏三兄弟遵照长辈的遗训,将全部收藏无偿捐献给国家。
郑振铎为之震撼,以鸿雁传书,表达敬意:“铁琴铜剑楼藏书,保存五世,历年逾百,实为海内私家藏书中最完整的宝库。先生们化私为公,将尊藏宋元明刊及抄校本捐献中央人民政府,受领之余,感佩莫名。此项爱护文物、信任政府之热忱,当为世界所共见而共仰。”
涓涓流水,千回百转,一路欢歌,终归大海。
位于常熟古里镇的铁琴铜剑楼,历经二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依旧巍然独存。按照现在的眼光看,这里的地理位置有些偏僻,空间格局显得狭小,收藏环境过于简易,却在斑驳的光影之间定格一个时代的藏书风云,汇聚一种深厚而高远的“藏书精神”。
这里有两副对子历来广受推崇。一是“独鹤窥朝讲,邻鸡听夜琴”,一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题写者均为翁同龢。
在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风云人物。他是政治家,是书法家,也是藏书家。在《虹月归来图记》中,翁同龢概述了长辈“好聚书”的情景,“寒夜篝灯火手自粘补,而吾母加线缉治焉”。但是由于时局动荡,朝不保夕,“一再焚佚,今存者不过十二三耳,故龢于今不忍言藏书”。
“不忍言藏书”的翁同龢,还是以藏书的方式续写着文脉传承的故事。一直以来,对于翁氏藏书,不少人感慨“今皆无尺牍片纸矣”。然而2000年4月,翁同龢五氏孙翁万戈和夫人,从海外携带翁氏精品藏书善本回国,由上海图书馆整体收藏。这批翁氏藏书,共计80种542册,其中8种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坐落在常熟市翁家巷门2号的翁同龢故居,正厅取名“綵衣堂”。其中堂所配对联温和而有力——“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读书这事、藏书这事,在常熟是一场没有接力棒的接力赛。
以藏书、护书、献书为己任的瞿启甲,曾经出任常熟县立图书馆首任馆长。当年他工作的地方,经过改建和修缮,现在是戴逸学术馆。戴逸将之命名为“衣山楼”。
常熟人戴逸总结自己的人生足迹,只是说:“我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笔墨的一生。”
在戴逸学术馆开馆之际,他将自己收藏的15000多册图书捐献出来,让常熟的书香更浓郁、更醇厚。
“德润青史”,这是“人民艺术家”王蒙给戴逸的题词。书画家侯德昌写的是“笔底纵横千篇作,茅屋犹存万卷书”。
从“宁舍腴田百十亩,不弃秘籍一两橱”到“笔底纵横千篇作,茅屋犹存万卷书”,由“自述”而“他评”,时间跨度上百年,彰显出常熟人在文化传承上的用心、自信与决绝。
时常惦念家乡发展变迁的戴逸,曾经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内在动因。最终结论是:“常熟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得益于它文化积累的深厚、教育的普及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常熟的文化积淀,熟透了。
“莫笑耕夫多识字,梁时便有读书台。”这是清代常熟诗人孙原湘为家乡写下的句子。而现在的常熟图书馆内刊,就叫“读书台”,曾经入选2017年度中国图书馆界阅读推广类十佳内刊内报。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是什么意思》《黄公望是否去过武昌和黄州》《寻找灯绳——阅读苏童》《伍尔芙的创作主张》……随手翻读几本《读书台》,从这些文章篇名就大致见出这本刊物的品位。
常熟刚刚开展的“发现身边的图书馆”书香寻访活动,鼓励市民读者关注各自身边的图书馆和图书流通点,体验公共图书异地借还、通借通还的便捷,再随手拍下精彩瞬间。
位于常熟虞山街道环城东路上的虞阅书房,是一个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属于“身边的图书馆”。有读者在卡片上留言道:“此时,我坐在小镇的虞阅书房里,落地大玻璃窗外有密布的树丛,书房里一排一排书寂静地守着,在沙发与沙发之间,流淌着柔和的音乐,谁能不爱这样的时刻呢?”
门外,书房的玻璃橱窗上赫然刻着一行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熟能生俏”:专注于“继旧艺,领新思”,为传统注入一汪活水
创新不忘传承,传承而不守旧。常熟人深谙“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道理,并努力加以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俏起来、美下去。
凤禧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常熟尚湖湖畔,一个古色古香的园林院落。旗袍是这里的主打产业。小型的旗袍博物馆门口,是一则小诗,其中有这么几句,“……度了佳人体/却也丈史路/阅尽迷醉兴衰/了不却匠艺工心/继旧艺 领新思/呈却今朝新国服”。
常熟“花边”是以西方的蕾丝布艺结合本地雕绣、抽纱等针法发展出的装饰性手工艺。凤禧旗袍致力于让“花边”有新的气象。这里推出一款“乔其书法纹样旗袍礼服”,面料上布满苏东坡的那首“花褪残红青杏小……”,书法飘逸而流畅,文字的顺序已经被打乱,但汉字的形态、大小、深浅经过精细编排,古典的气息洋溢开来,传统纹样在洋洋洒洒的汉字之间散发出雅致光泽。
“笔墨文字本来就很有美感。我们推出这款书法纹样旗袍,把传统文化元素穿在身上,深受市场青睐。这正符合我们的理念,‘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时尚的’。”公司总经理李晶峰说。
年轻的陈依妙也始终在捕捉传统文化的时尚气息。她在演奏二胡曲目《战马奔腾》时,被评价为“拉得英武”。她希望用年轻人的活力,让二胡奏响属于时代、属于年轻人的声音,让更多的同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二胡、了解民乐,“希望可以让民乐、国乐成为我们这一代的潮流”。
潮流理当有知识的味道。常熟有一家知识餐厅推出答题环节,如成绩尚可,就餐有折扣。题面五花八门,包括“以下哪道美食属于常熟特产”“马是怎样睡觉的”“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绘画基本知识的教科书是什么”等。
在这家餐厅,一个“小炒肉套餐饭”,由五花肉、杭椒、东北大米烹制,食材来自各地,于是菜单上配发的是汪曾祺的句子,“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一个“蚝油生菜”,请出的则是杜甫《立春》中的名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常熟人似乎对春天怀有浓烈的情感。
2006年,吴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就包括常熟白茆山歌。“常熟山上有只花升箩,三岁小囡也会唱山歌。山歌不是爷娘教,自肚聪明自己做。”这里的山歌传唱了几千年。2017年10月,白茆山歌歌手受邀来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动听的歌声赢得师生的阵阵喝彩。
“白茆山歌是民俗学中最美的代表。研究民俗,就要选白茆山歌这样最具魅力的乡野之花作为传统美研究的对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金永兵说。
如何让传统的山歌曲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风采?常熟人在摸索。
传统山歌《隔河杨树着根青》,曲调冗长悠远、高亢苍凉,抒发着内心的悲伤,“叫我唱歌就唱歌,唱歌郎肚里苦楚多。六月里太阳似火,背心晒得赤乌焦”。冯云生、乔新谔、毛玉芬等常熟当代音乐人,综合运用现代音乐手段,对这首歌进行改编与创排,使之呈现出新面目:“春天太阳暖洋洋,大地滋润禾苗壮。麦苗青青菜花黄,满园春色嗨起来。春耕号子应天响,布谷声声头上叫,绿水青山赛天堂,美丽乡村我家乡……”
“春天山歌”是这首歌的新名字。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集中而精炼地展现了富春江两岸典型的地形地貌,静中有动,野趣盎然。被烧成两截的这幅画作,历经岁月沉浮,一分为二,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分离了360年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聚首,号称“山水合璧”,轰动一时。不过,相聚的时间还是太短暂,引来叹息声声。
常熟素以“红木之乡”闻名,苏式木作成为高雅的象征。常熟市东方红木家具艺术馆馆长姚向东突发奇想:为何不将《富春山居图》以木雕的形式加以还原?
2015年春天,海峡两岸木雕工艺师联手,开始在上等的花梨木上劳作。20多名工艺师分别采用透雕、镂雕、阳雕、阴雕等不同手法,化皴为刻,以刀代笔,刀工紧随黄公望的笔锋,将平面的《富春山居图》转化成红木木雕的半立体场景。
红木木雕版《富春山居图》凭借四面平和、优雅沉穆的气质,在大陆和台湾展出时广受关注。“两岸木雕师共同创作木刻版《富春山居图》,进一步让黄公望的经世之作,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引导者。”台湾三义木雕理事长蔡仁福说。
如今,黄公望主题两岸文创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三届。观摩以往的获奖作品,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两岸青年学子的手下被创造性地激活,现代气息迎面而来——
“山·时”时钟以黄公望《溪山雨意图》为造型基础,并借鉴古代日晷的计时特征,以山中缝隙渗透出的光的变化来表现时间的延续;
一组名为“山”的调味罐系列,以调味罐架的把手、罐身和浮雕,分别与黄公望浅绛山水的三要素轮廓、皴法、渲染相对应,述说着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虞山蝶椅是一组具有现代感和实用价值的蝴蝶凳,灵感源于中国传统家具“蝶几”中的“开与合”概念,并将常熟虞山的自然形态融入椅子的线条走势之中……
“熟在养人”:让“君子学道则爱人”的理念成为风气
虞山东岭有言子墓,周边草木葱翠,乾隆题写的“道启东南”石坊自有威严。
常熟人言偃,字子游,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在《论语》中时常露面。孔子曾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而言偃也被誉为“南方夫子”。
“言子不仅深得孔子真传,精于礼乐,更将之付诸现实,是孔子对民众‘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思想的积极实践者。”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王卫平说。
《史记》中记载:“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言子宰治武城时,注重礼乐教化,以致民风大变,境内多闻弦歌之声,百姓安居乐业。孔子见而乐之,调侃说“割鸡焉用牛刀”。而言子的回答则完全遵循了孔子的教诲,让孔子肃然起敬。
9月28日,言子旧宅经过修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展示言子思想底蕴、精神风采、儒学文化的重要场所。常熟在保护言子思想的物理空间,也在拓宽言子思想的精神空间。
出生于常熟市支塘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是一位无机化学家。他生前命笔写下文字,回忆童年经历。在家乡读小学时,校长是位秀才,因为“廉明谦和”,为学生所崇敬。而学校的环境清静、优美,“运动场的一边种有四棵整齐挺拔的梧桐树,象征着为人也要那样正直高洁”。
可以说,母校校长的为人风范和家乡四棵梧桐树的身姿,参与了张青莲的人生成长和思想成型。
戴逸也铭记着年少时恩师的教诲。在戴逸学术馆,陈列着他2010年1月10日为老师杨毅庵撰写的墓碑碑文:“……煦煦师长,育吾诸生。尽瘁庠序,黄卷青灯。讲经论史,赋诗作文。桃李芳菲,负笈求问。循循善诱,永忆师恩。”
在学生眼里,幼时的一位好老师犹如一棵大树。当他们成长成熟,就自觉地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9月20日,“脊梁——庞薰琹的艺术强国之路”展览在常熟美术馆开幕。虞山脚下出生的庞薰琹,从东方走向西方,又从西方回到东方,艺术之路实现“为艺术而艺术”向“为人民而艺术”的转变。
“美术也须从象牙之塔中走出来,走上十字街头……搞绘画只顾到表现个性,没有什么意思;做一个艺术家是应该有个性,但是表现个性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个性而表现个性。”在庞薰琹看来,表现个性之外,还有更为根本的存在。
家乡正给他办的盛大展览,有一部分内容是他到贵州80多个苗族、布依族村寨进行实地调查的成果。在他的画笔下,这些民族地区的风情、习俗和少数民族同胞的神采,都显得朴实而亲切。
庞薰琹说,在描画民族服饰时,自己尽量保留它们的本来面目。这样一来多少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有时还不免失去画面的活泼,但他依然坚持,“研究少数民族的民族艺术传统,必须采取严肃的态度,不是用那种猎奇的眼光。……少数民族都比较单纯、善良、内心是美的,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内在的美”。
常熟人就善于发掘和呈现一种“内在的美”。
4月27日,常熟多个部门联手,为散文诗歌集《寒窗孤梦》举行首发式。这本新著的作者高淳,出生于1984年,自小患有先天性肌弛症,行动受到严重阻碍。但他用唯一能动的右手食指控制鼠标,进行文学创作,字数已经超过340万字。
《人民文学》杂志编辑、文学博士刘汀点评道,《寒窗孤梦》从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写出了作家对生活、苦难和爱的独特感知,朴素而深情,诚实而动人,是在孤独中开出的文学之花。
“好书就像一颗颗闪耀在黑暗中的明星,它们能给失望的人们带去点点亮光,让美好的希望撒遍江河大地。提倡全民阅读,就是为了让人人心中留有思想的火种,存在美好的希望。”高淳说。
画家姚新峰也致力于寻觅江河大地“内在的美”。他的“河口系列”,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带着感情去表现“吾土吾民”。他生活的常熟市海虞镇,曾经有不少渔村。他经常跟渔民打成一片,感受他们的日常点滴。
在渔民那里,姚新峰从陌生人变为“姚老师”,继而又成为“老姚”。有时他们拎出几条鱼让老姚带回家。不抽烟的老姚就把平时喝喜酒的烟留下,找个空当递给刚刚把渔船靠岸的小王、老张。
姚新峰时不时把自己的画给渔民兄弟看看。他们都乐了:画的不就是眼前的这个景吗?就这么一个景,画到画上怎么那么好看!再好好看看这个景,还别说,的确挺好看!
令姚新峰感到欣慰的是,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一次“美育”的过程。
“姚新峰把养育他的故乡当成艺术创作的根源,他用心观察,透过那些日常生活琐事,挖掘、发现人间的美好,让观赏者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并获得审美享受。”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说。
位于常熟昆承湖西路的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鼓励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的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他们都要参加“知行”项目,通过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构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培养服务精神和成长心态。
2018年9月,虞山书院在这里揭牌,始建于元代的“文学书院”再度重生。书院设立设计创新中心和中国项目中心。后者旨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撒向全校师生的心田。
书院面积总计3800平方米,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粉墙黛瓦,兼具庭院、水榭、亭台等苏式园林传统建筑元素。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这里探究未来的秘密和人生的哲理。恰如2018届学生聂蕴哲所说,学校的氛围让他在世界文化潮流与中华血脉之间找寻自我。
举头望,聂蕴哲学弟学妹们身处的所在,要么是听风亭、观澜亭,要么是瑞莲堂、问津堂、智贤厅。
“学术正人心自淑,教化行风俗斯美。”这是学道堂门口以篆书写就的楹联,可视为常熟在文化传承上的一个总括、一个昭示。
(本报记者 王国平 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