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在信息通信领域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经过长期的办学历程,形成了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重庆邮电大学艺术专业为了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推进信息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社会需求,培养出新时代拔尖艺术人才,致力于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艺术教育新体系。
教育理念融通机制的创新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什么样的理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果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独立,则不利于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重庆邮电大学树立“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层面推行。
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分为艺术原理、艺术技能、艺术创作、艺术哲学四个层次。其中,技术性与应用性的艺术技能技艺主要属于艺术教育内容的“形下”部分,多属于专业教育的内容;而哲理性和原理性的艺术理论知识主要属于艺术教育内容的“形上”部分,基本上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艺术教育内容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上”与“形下”不可分离,“形上”为体,“形下”为用。通过对艺术教育内在规律的分析与梳理,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形成有机融合,达到体用一致、体用配合、相互促进的状态。
课程体系融通机制的创新
在课程结构上,重庆邮电大学一改传统的以阶段性知识积累为主的“叠加模式”,采用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楔形模式”。通识课程建设上,使其不仅具有“人格塑造”的价值,还具有专业能力“生长点”的功能;专业课建设上,使其不仅具有专业能力培养的功能,还具有人格提升的育人功能。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拟采用“板块化”建设:以人性教育、人格养成为目的并为学生提供创意资源的人文通识模块;以解决因专业分工带来的艺术知识碎片化问题为目的的艺术通识模块;以培养学生跨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宗旨的方法通识模块。专业课程建设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以职业能力需求为逻辑起点,构建理论类、技能类、创作类三大板块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融通机制的创新
通识与专业融合教育需要教师具有相对广博的知识与跨学科的教学能力。为了弥补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全面性,重庆邮电大学一是组建“教学共同体”,通过教师团队共同合作,共同育人,使得各部分教学不再独立,而是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拓展与深化,将不同的课程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完成共同育人目标。二是大力培养教师游走于通识与专业之间的“双师”能力。通识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授课程知识的讲授能力,还能讲透课程内部蕴含的职业操守、职业情感和职业规范。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讲授能力,还要具备在专业教学中引领学生如何做人的育人能力。
教学模式融通机制的创新
传统的通识教育教学方式主要采用“注入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并且以“灌输知识”为目的,可能造成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此,重庆邮电大学通过通识与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达成教学模式融通。具体做法是,在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如,在通识课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海报设计、动画创作、电视创意等,使艺术创作教学方法植入通识教学中,实现“由技入道”。在专业教学中,将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创作题材等,实现“由理入道”,从而使学生从通识学习中领悟到课程知识与专业能力、课堂学习与职业生涯之间的积极关系,激发学习通识课程的动机,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格品质。
评价体系融通机制的创新
传统通识教学的主要评价体系偏重逻辑知识的考核,具有考核形式“重闭卷、轻其他”,考核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考核观念“重分数、轻能力”,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四重四轻”问题。艺术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与通识教学“四重四轻”的评价标准刚好相反,过于注重实践能力,评价方式也比较自由随意等。评价标准不同可能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分离”,也容易导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断裂”。因此,重庆邮电大学对通识与专业教学课程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整,通识教学评价在绩效考察的同时引入能力评价,采取考试与考查、理论与实践、过程性与终结性等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内容不仅仅关注分数,还包括课外实践、社团活动、道德操守等方面。在专业课程评价中,在实践能力的考察基础上,将“追求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学术伦理作为评价标准的基本准则,同时,将通识课程教学评价常看重的学术独立精神、学术创新能力以及学术道德操守作为重点评价标准。
(李明 敖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