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8日 07版)

        【你问我答】

        #光明智库你来问#【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之治”的思想宝库。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无不包含着古人的治理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你还能诵出哪些体现了古人治理智慧的名篇佳句?一起来分享吧。本期邀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中华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刚与你讨论。  

        @简莫II:古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是不是指事物的发展规律、人民的利益呢?

        @李勇刚:没错,中国传统的治理理念把合法性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道义之根本就在于“人和”。实现“人和”、得到“人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讲“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关注的就是“人心”“人和”的问题。  

        @披着彩虹衣的念: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德治为什么如此重要?

        @李勇刚:中华文明注重人的自我约束、内在努力。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德治”。中华文明始终认为“以力服人”不过是等而下之的霸道,“以德服人”才是值得追求的王道。我们今天倡导“以德治国”,在注重“依法治国”的同时,强调用“德治”为“法治”提供价值支撑和内生动力,正是汲取了古人的智慧。  

        @MissSuede: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秤才是国家治理的“度量衡”。现在,我们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了,正说明制度管用、治理有效。

        @李勇刚:对。孟子认为相对于君主、执政者,人民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种民本传统千百年来始终在中国大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今我们集中精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的展现,也是对民本传统的继承。 

        @輶轩使者-: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主张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承担起家国天下的责任。这种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中有何作用?

        @李勇刚: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传统读书人共同的人生追求。一代代读书人既修身养性又化民成俗,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今天,知识分子更应该把学问写进人民群众心坎里,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更大贡献。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王斯敏、蒋正翔、蒋新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