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自进入不断充实和拓展的新阶段以来,各项建设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实现本年度圆满收官。实际上,今年以来,走廊建设捷报频传,多个重点项目实现竣工和落成,有的项目已率先开始商业运营,为当地发展带来了首轮经济效益。多数在建项目逐一进入施工高峰或冲刺阶段,可谓胜利在望。
近日,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PKM项目)落成仪式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至此,外界普遍高度期待的中巴经济走廊项下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圆满完成。PKM项目建设规模庞大,施工难点甚多,技术标准严格,各界期待较高,因此它的落成意义重大,可谓是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乃至中巴继续全方位合作的一个最好缩影。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PKM项目南起信德省苏库尔,北至旁遮普省经济中心城市木尔坦,全长392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为巴基斯坦首条具有智能交通功能的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尤为重要的是,该项目连接的木尔坦和苏库尔是巴基斯坦腹地两大颇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木尔坦是芒果、椰枣等经济作物主产区,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千年古城,苏库尔则是巴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陆运河运通衢之地。以往交通不便的瓶颈制约了两地及周边区域经济潜力转化为现实发展。项目建成后,两地的通车时间将由从原来的11个小时压缩至4个小时以内,区域经济流动的效率和活力将显著提升。该项目也因此有望成为贯通巴基斯坦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和经贸发展走廊。
颇为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充实、拓展新阶段以来,走廊各项目均特别重视本土化建设和经营,同时积极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把提升本土员工和当地民众的福祉作为基本理念和重要目标。以PKM项目为例,建设方专门邀请卡拉奇职业培训机构为当地员工提供规范化培训,把当地农民培训成为业务过硬的技术工人。来往穿梭的数十台沥青摊铺机、压路机、自卸卡车几乎全部由巴方员工熟练操作,当地有超过6800名农民已成为熟练的设备操作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在提供大量就业的同时,建设方还为沿线村落修筑便民道路800公里、桥梁15座、水井50眼、水渠200余条。为保护当地生态,保障动物迁徙,修建函道管涵920道,总长超4万米。项目团队修缮沿线学校,组织医疗队,为乡村1000多人次提供义诊服务。建设者们亦活跃在当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积极参与各类事故现场救援。
在收获丰硕建设成果的同时,中巴双方积极展望未来。如何继续助推走廊建设以及中巴合作更上层楼,是合作双方下一步共同努力的课题和方向。近日,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委会)第九次会议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约2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包括联委会中方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巴方主席、规划发展和改革部长巴赫蒂亚尔,以及来自中巴双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代表。会议上,联委会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瓜达尔港、社会民生等工作组分别就各自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和充分交流,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中巴双方还签署了本次联委会会议纪要,签署并交换了在健康、青年交流和瓜达尔港建设方面的三个合作文件。可以说,双方在本次联委会议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将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廊建设规划方向和路线。
巴方代表巴赫蒂亚尔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去年至今,巴总理伊姆兰·汗多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深入交流,拓宽和加强了双方未来在各领域的合作。根据巴赫蒂亚尔的介绍,今年以来,巴方重点推动了瓜达尔总体规划和ML-1铁路项目初步设计,促进了瓜达尔自由区、科哈拉水电站等项目的稳步推进,双方共同成立的农业联合工作组也成功对接。此外,为推进走廊项目建设,巴政府设立了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为走廊相关事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走廊项目建设和解决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在下一步合作愿景方面,巴赫蒂亚尔表示,双方拟在农业、产业和社会民生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其中潜力较大的关键领域包括钢铁、纺织、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矿产开发等。巴基斯坦政府将继续努力加强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间合资合作、鼓励第三方参与等。
中方代表宁吉喆表示,中方将认真贯彻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同巴方继续加强对接,深化互信,推进走廊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本报伊斯兰堡11月17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张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