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京798以它特殊的区位、建筑形态以及承载的大量文化艺术内容,率先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获得极大声誉后,国内很多地方针对城区老工业遗迹的处置便有了参照的对象。把老旧厂房改造后引入一些文化创意和商业零售机构,利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打造出新的城市文化名片,成为近些年城市更新、老工业基地产业功能转型的一种普遍做法。仿佛只要把废弃的工厂稍加改造,布置些雕塑作场景,建立一部分画廊、美术馆、博物馆,再配点消费空间,就会成为“城市名片”。然而,城市老旧工业区一窝蜂式的“文创化”改造,呈现泛滥趋势。
不少老旧工业区“文创化”的改造实践,项目论证不够充分。目前,国内除了北京、上海以外,绝大多数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集成化程度都不高,普遍存在着创意人才群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不完整等问题。顾问机构应约给付的产业规划往往空洞且难以落地,建议导入的资源和形态缺乏充分的创造性和前瞻性,所以无论方案的立意多么突出,只要一落地,就不免显得雷同、过时、了无新意。
文创产业的本质,是一个由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共同促动的、面向未来的内容服务链条,无论其所倚助的内容是历史的还是未来的,在创新后的体验上,一定是超越历史形态而面向未来的。所以,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是否能够带着探索性的视野寻找到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和科技,才是老旧工业区能够真正在文创上得到产业转型的基础和前提,否则仅仅依靠填空式的、KPI式的招商思维推动,很容易就把一个产业项目做成了文化消费街区。
各地推动更新改造和产业转型的老旧工业项目,普遍位于城市中心区,占地大,基础设施陈旧,历史沿革长,复杂情况多。地方政府或国有建投平台为改善城市风貌,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大多用心良苦,普遍会花费很大力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但囿于产业资源和运营经验不足,往往愿意采取资源置换的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投资和运营,并以“命题作文”的方式来推动产业资源的导入。很多时候,为充分吸引投资者,还会在项目内或周边辅以一定量的销售型物业来确保投资者的收益。但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条件,开始催生出一些房地产开发机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借产业投资、运营、产业金融之名趁机获取开发性土地资源,而对政府期待的文化创意产业,仅仅是打个版,做做样子,把“文创产业”变成了物业销售和资本交易的筹码和幌子。最终原本良好的期待化成泡影不说,很好的工业遗存和城市文化记忆也可能被毁坏殆尽。
总的来说,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逐渐从增量建设向存量优化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区老工业遗存从过去的“城市包袱”摇身一变成为“金饽饽”,这些饱含城市印迹的工业历史场景,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垂爱,有的被列入各类工业遗产名录,还有一些因其特殊的技术或艺术价值,被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行列。如何借助对它们的保护利用,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真正的活力因子,并通过针对性的政策,不断促进创意人才、创新科技的集聚,让文创的种子落下来、长起来、壮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有关方必须认清的是,这件事绝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形象、三年五年就能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只有保持对文创产业的清醒认识和持之以恒的定力,才有可能在城市历史的宝藏中挖掘出璀璨的文创产业之花。
(作者:刘红磊,系文化产业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