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不脱离电影艺术内在规律搞创作

    作者:高小立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2日 16版)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 高小立

        山,就在那儿,为什么要攀登?山,就在那儿,珠穆朗玛峰必须要有中国人的脚印。山,就在那儿,一个人,一个国家,需要攀登精神。《攀登者》所体现的攀登精神,一如影片中方五洲所说,登山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生存发展面对未来不断探索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是无民族、地域、国家之差别的,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它是与人类登月、探索宇宙的精神一脉相通的。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度,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要攀登”这一貌似简单的问题。而这也是《攀登者》在激情澎湃的观影情绪中发人深省的人文主义内涵之所在。

        无论什么影片,核心还是脱离不开电影艺术的内在规律,就像攀登者必须要尊重科学和自然规律一样。首先要有一个经得起观众检验的好剧本,《攀登者》的编剧是著名作家阿来,其文学精神、人文内涵保证了剧本的质量。包括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在内的二度创作组成了一个优秀团队,“拼命三郎”吴京从不用替身,剧中需要喝酒来真的,拒绝白开水,凌厉的功夫不用赘言;张译在萧瑟的珠峰攀登大本营多是对着步话机的戏,语言很少,表演却一如既往精彩;再加上符合当下审美的视听语言和国际化视野的技术特效,共同成就了电影《攀登者》的成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