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秋意深浓,江淮大地峰峦叠翠、层林尽染,江河浩荡、碧波荡漾。
上下有山水,左右是人文。一个“徽”字,道尽安徽的优势所在——好山好水,一直是安徽发展的底气。
承东启西、“左右逢源”,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汇聚到这片土地,安徽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从淮河两岸到长江南北,从黄山脚下到新安江畔,一派生机勃发、绿意盎然的徽风皖韵画卷徐徐铺展,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行稳致远。
治污攻坚,安徽动真格
从芜湖市区溯江而上,北起青弋江,南至澛港大桥,东靠长江大堤,全长10.4公里的“十里江湾”水清岸绿、草木葱茏、清新宜人,《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吟诵的君子之城芳华再现。
如果不是留在江边的吊塔遗址,人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船舶修造点。“污水横流、一片狼藉”,提起过去的长江岸线,芜湖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立新皱起眉头。
自西向东流的长江,到芜湖拐了个弯,变成南北走向,当地人把这里唤作“箱子拐”。避风、水位不深、好补给,既能辐射皖南,又能连通江海,故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船只停靠、船舶交易都在此进行,这里也因此成为长江岸线环境整治的“顽疾”。
转变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芜湖开展长江干流岸线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下大力气对十里江湾及上下游200多个非法码头、修造船厂、非法砂点进行拆除清场,清理垃圾1800余吨,拖离拆解船只120余条,释放长江干流岸线近30公里,腾出滩涂陆域面积6000亩。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芜湖治污攻坚的决心和毅力。陈立新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中石化油品码头原来也坐落在芜湖主城区江边,四周全是住宅小区,民用水的取水口也在附近。“其实是先有码头,后有取水口”,陈立新似有难色,可立马话锋一转,“但必须重新选址,还江于民”。2017年10月,芜湖对其进行了整体搬迁。
不只是芜湖。一场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安徽打响:构筑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等“七大行动”,部署“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着力解决“2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近3年,全省整治沿江7000余家“散乱污”企业,拆除长江干流200多座非法码头;长江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为优,今年1—9月长江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1.4%,为2016年国家监测和考核以来的最高值。
生态红线就是发展底线,早已成为江淮儿女的共同信条;把好山好水保护好,业已成为安徽人民的共同追求。
生态保护,安徽想妙招
10月23日一大早,在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75岁的吴翠莲拎着满满两袋垃圾,前往村里的“生态美超市”。没想到,超市门口早已排起了五六米的长队。
这家“生态美超市”实行“积分换物”经营模式,村民将收集的垃圾先行分类,交至“业务员”清点后核算成积分,凭积分可以自主选择兑换相应价值的生活用品。
终于排到了吴翠莲。她把装满烟蒂、纸盒的两袋垃圾交给工作人员,一名工作人员迅速清点垃圾数量,另一名工作人员在她的积分卡上记录下兑换日期和分数。
30个纸杯积1分,一纸杯烟头积1分,2分可以换一袋盐,3分可以换一袋味精,7分可以换一瓶酱油……“生态美超市”的墙上挂着一张兑换表,标明了垃圾兑换的标准。一些上年纪的村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这张表却烂熟于心。
“我现在每天出门都带着一个垃圾袋,看到地上有烟头或者矿泉水瓶这样的垃圾,就会捡起来放进塑料袋,积攒够了就拿到超市来兑换。”吴翠莲今日又积攒了5分,“今天先不换生活用品了,等多攒点积分再来一起换”,她拿着积分卡喜滋滋地离开。
换出了良好风尚,换出了经济实惠,换出了绿色发展,“生态美超市”解决了垃圾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们看到了安徽开展环境保护的创新和智慧。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从政府推动到全民参与,安徽在探索生态保护上想得更深远、做得更全面。
——从前端农村垃圾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压缩转运到末端的垃圾处理,依托智慧化管理体系,黄山市建立起覆盖所有乡镇的“组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置”垃圾处理体系,实现了垃圾治理全覆盖、百分之百无害化处理。
——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回收与处置、统一财政补贴,黄山市率先实施农药集中配送体系,经过三年多努力,实现了乡(镇)级农药集中配送覆盖率100%,村一级农药集中配送覆盖率80%以上,解决了新安江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难题。
——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安徽在全省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探索推广林长制改革,设立五级林长52122名,实现了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
从垃圾处理到河湖园林管护,从“积分换物”到农药集中配送,江淮儿女织就了一张涵盖山水园林河湖的环保网络。他们凭着过人智慧和锐意创新,擦亮了自然生态的“底色”,提升了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乡村振兴,安徽有思路
“这里山好水好,一步一景,一屋一样,每天都有新变化。”来自天津的游客乔丽娟和老伴,坐在休宁县祖源村“梦乡村”民宿的小院里,像主人招待客人一样招呼记者坐下,迫不及待地讲起祖源的变化。
祖源村,位于皖赣交界的五龙山脉深处,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村里溪水潺潺,绿树红花掩映,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徽派建筑风格的农家乐错落有致依山而建。
“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庞老爷子来了后,才有了如今的模样。”第二次来祖源度假的乔丽娟夫妇,在这里一住就是7天,对祖源的来龙去脉早已熟稔于心。
乔丽娟口里的“庞老爷子”,是“梦乡村”民宿群的创始人庞焕泰。2016年开始,庞焕泰携团队在祖源村租下30多栋破旧老屋进行投资改造。电路扩容、道路拓宽、通信上山、污水排放、停车场修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庞焕泰团队和乡亲们一起努力,旧民宅改建成了特色民宿群和农家乐,祖源村也成了集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景点。
“除了村容村貌,最大的变化是村民的精气神儿彻底改变了。”每天饭后,乔丽娟夫妻就爱在山上转悠,和村里的老百姓都成了好朋友。“看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好势头,像‘老家客栈’的老板项旭琴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乔丽娟看到村民的成长颇感欣慰。
2016年10月,24岁的项旭琴从杭州回到家乡,以自家房子为基础开起了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从2016年国庆期间店铺收入8000多元,到今年国庆净赚3万余元。”谈到这几年的变化,项旭琴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旅游高峰期房间不够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好山好水的基础上,安徽格外有想法、着实有思路,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
乡村美起来。安徽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电路气网建设、淮河行蓄洪区居民迁建等,全省已建、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7000多个。
产业兴起来。同样是发展旅游产业,不同地方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徽州区的西溪南创意小镇以“古镇旅游+创意产业”双轮驱动,休宁县溪口镇则创造性发展民宿旅游产业……政府规划引导、民间组织牵头、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在安徽遍地开花。
百姓富起来。以黄山为例,今年1—6月,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13.1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5%,乡村旅游收入188.03亿元,同比增长18.16%。
风景如诗如画,发展如火如荼。回首江淮大地,绿色已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展望美好前程,高质量发展的潮涌正推动安徽奋力创造新时代的新传奇。
(本报记者 方莉 常河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