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2日 星期六

    山水相连胞波情 携手合作共甘美

    ——“中国记者东盟行”走进缅甸

    作者:本报记者 张斐晔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2日 08版)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陈毅元帅在诗作中生动描绘了中缅两国自古以来的“胞波”情谊。明年两国将迎来建交70周年,7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缅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10月23日—26日,由中国—东盟中心组织的“中国记者东盟行”活动走进缅甸,探寻中缅“胞波”情谊历久弥坚的密钥所在。

    在联通中共同成长

        中国多年来保持缅甸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市场国的地位。2018年中缅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15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同时中国也是缅甸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现在我们在实现‘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背景下,首要的就是基础设施的改善,我相信这不仅能提高缅甸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给当地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缅甸外交部东盟司司长浩坎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中缅经贸关系的发展,赞赏中国企业为缅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的贡献。

        钦敦江公铁两用大桥、皎漂马德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内比都国际机场、仰光国际机场……中国交建从1993年进入缅甸市场至今,成功实施20余个项目,累计合同额超15亿美元,如今集团在仰光、内比都、克伦邦、若开邦等地设有常驻机构,深度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持续为缅甸人民打造中国品质工程。“我们在当地20多年来,一直积极推进融入当地的稳定性与长期性,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我们的中国员工与当地人结婚的已有十多对。”中国交建下属的中国港湾缅甸公司负责人介绍,缅甸人喜欢将亲近的朋友称为“兄弟姐妹”,中国公司在当地就是要通过工作关系与当地员工加深感情,成为与他们共同成长的“兄弟姐妹”。“我们评选出当地优秀员工,奖励他们去中国参观,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如今很多当地员工中文已经说得很不错。”他介绍,有的当地员工在公司工作已20年以上,这充分表明了他们对于中国企业的长期信任。

        与中国港湾一样,同属中交集团的中国路桥公司也是海外“一带一路”的主力军。“缅甸工人比较能吃苦,虽然可能有技术能力方面的不足,但虚心学习,通过国内工班长手把手教授后,现在已经有当地人干到工班长,可以独当一面了。”中国路桥缅甸公司负责人介绍,除了工人,公司还在当地大量雇佣技术人员,比如仰光大学的毕业生等,他们知识丰富,了解当地情况,这对中方的工作很有帮助,而他们也对中方先进的施工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说双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011年缅甸的手机使用率不到6%,到2017年这一数据超过了90%。这一惊人变化的背后,也有中国公司的身影。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介绍,除在城市、乡村甚至偏远山区投资建设超过3万公里的基础骨干光缆网和信息传播基础通道外,中国企业还投资建设维桑海缆登陆站,实现缅甸与中国、东盟乃至世界各国的通信互联互通。目前,缅甸有超过一半人口在使用中国企业提供的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及相关服务,这也使缅甸人民彻底告别了每张SIM卡上千美元、每月话费几百美元的历史。“2013年我们修改了通信法律。此后外国通信公司逐渐进入缅甸,现在中兴和华为也在缅甸落户了。中国通信设备不仅价格实惠,外观也非常优美,在缅甸民众中很受欢迎。”浩坎松说,中国的通信企业在缅甸的通信行业里占了重要的地位,相信在未来,有了中国企业的参与,缅甸的通信行业还将更加迅速发展。

    人文相亲同行远

        “缅甸具有悠久的佛教文化,人民善良平和,能够来到仰光大学交换留学,亲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仰光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戴思颖来自北外缅甸语专业,在孔子课堂兼职汉语老师。戴思颖说,学生们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希望自己能够尽己所能向他们介绍真实的中国,为中缅民间交往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戴思颖这样的留学生“小大使”还有很多。2018年,中国驻缅甸使馆收到申请中方奖学金的缅甸学生人数比前年增长了近4倍,同时中国赴缅留学生人数居留缅学生总数第一位。“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国内各院校开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语专业,为将来双边经济、文化更深层次的交流奠定基础。缅方也高度重视和支持留学生互派交流。”陈海大使说,教育是百年大计,未来两国人才交流也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尤其在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在缅甸的各大景点,频繁听到中文并不奇怪。2019年1—8月,到缅甸旅游的中国游客已经达到100多万,成为赴缅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去年10月1日开始,缅甸政府分别在仰光、曼德勒、内比都机场开放了针对中国游客的落地签政策,此外还批准开通了多条中缅航线。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璀璨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今年申遗成功的蒲甘古城更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也许很多中国游客并不知道的是,蒲甘美景的背后也凝结着中缅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他冰瑜佛塔是蒲甘最大的佛塔之一。2016年8月,包括他冰瑜佛塔在内的蒲甘多座佛塔因地震受损。中国政府决定协助缅方进行他冰瑜佛塔修复工作,双方签署了相关合作谅解备忘录。“目前,他冰瑜佛塔修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这项合作在历史上系首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将成为中缅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促进中缅佛缘和‘胞波’友谊将产生深远影响。”陈海大使说,下一步中方还将根据缅方需求,继续在缅甸若开邦妙乌古城申遗等工作上提供协助。

        “你们回到中国,还请告诉中国朋友,缅甸很安全,欢迎来旅游。”记者接触到的当地朋友都如此嘱托,这让记者感觉到身为媒体人传递两国间真实信息的责任之重大。“媒体在推动两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两国关系加深,有一些误解、片面的声音是正常的,这就需要两国媒体间进行更直接的信息共享等合作,将正确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两国民众,推动两国合作的顺利进行。”缅甸宣传部新闻与期刊公司执行总裁岱瑞向记者介绍道,目前中缅媒体间正在推进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合作,也在拓展多渠道合作形式,如电视剧、电影周的成功举行,他建议今后两国间可以建立宣传部门的专门沟通渠道,并增加互访交流次数。

        “媒体是连接两国人民的重要纽带。过去70年,我们互相支持帮助,今后希望我们两国媒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缅甸著名媒体集团密祖玛负责人表示,缅甸人民对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感到惊叹,作为媒体要将中国全方位的真实情况尽可能多地传达给缅甸民众,“比如中国先进的技术、应对各种挑战的措施、‘一带一路’倡议等内容,都是缅甸民众非常关心的”。

        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缅友好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民心是应对所有变化的不变根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特别是以明年中缅建交70周年为契机,促进民间交流与合作。”陈海大使说,缅方高度重视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发展,我们也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缅方积极开展合作,更好造福缅甸民众,不断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合作共赢是两国各界的共识,增进互信、携手同行,我们相信,在中缅双方积极开展合作、造福两国民众的基础上,两国关系必将取得新进展,中缅友谊之花将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本报记者 张斐晔)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