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著作。这让我想到了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不错,我认为《文化苦旅》是当代中国的散文经典,1992年3月第1版的精装本,始终被我放在案头,伸手可触,是我常读常有新感受、新收获的一本重要著作。
去年,我又利用出门休假的机会,把《文化苦旅》通读了一遍。虽然已出版26年,但任岁月匆匆,仍不失其夺目的光辉。
据悉从首版至今,这部大文化散文集已再版了数十次,累积发行数百万册。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里,凡文学人、文化人,乃至热爱文化的人,几乎无人不知——这对于一本纯文学散文随笔集来说,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是奇迹就有传说。关于《文化苦旅》,我认为最靠谱的是以下这种说法。
当年余秋雨先生40来岁就担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专业的戏剧研究水准,加上博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饱览群书,年富力强,正是出研究成果的时期。他写了两部关于中国戏剧美学的书,点灯熬油,呕心沥血,把个人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成果都写进去了。孰料送到出版社之后,印行两三千册,还卖不出去,最终只卖了数百本,这对如此专业的文化学术书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但余秋雨不这样想,他太想把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传达给读者了,多年的苦学、苦读、苦修、苦研,他已形成诸多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我一向很佩服余先生的研究成果,他的观点独特、新颖、大气。信手举个例子:新千年到来时,《光明日报》做了一个访谈节目,请国内文化学者发表个人对20世纪中国文化的总体看法并展望新世纪的前景。这是最能呈现个人水平的时候,余秋雨却只说了两句话:第一,20世纪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整理和发现的时代,比如我们发掘、整理了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和敦煌藏经;第二,中国文化在21世纪,应该进入创造的时代,对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中国文化的推动性贡献。这两句话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简洁明快,我一直牢记到今天。
我认为余秋雨对于自己的种种观点,是有充分自信的,然而,怎样传达给广大读者呢?冥思苦想,最终他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老智慧启发,决定借用最能影响读者的文学力量,于是,他选择了“行旅+散文”的方式,开始了壮游。这样,我们随着他的步履,逐渐在《收获》及其他报刊上,读到了一篇篇神采飞扬的大文化散文。
好评很快就来了,其中的一些篇章荣获了各种文学奖,社会反响越来越大。孰料在结集出书时,遇到了大麻烦。本来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海外的7家著名出版社都想出版,余秋雨却被外地一位说话特别谦恭忠厚的编辑所打动,没嫌他的出版社是个不知名的而且是专门出版旅游小册子的小社,把稿子交给了他。结果拖了两年多,中间该社还把稿子弄丢了一部分,最后又把余秋雨关于文化见解最精华的部分通通删掉,只剩下旅游小册子的导游部分……幸亏时任《收获》杂志副主编的李小林听说此事后,连夜打电话过去,强令该社停止付印并把原稿全部寄回。寄回来的稿子已经被改画得面目全非,甚至不能卒读,白天鹅变成了丑小鸭,让余秋雨心灰意冷,几度都曾想把它投入火炉——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过多少同类事件啊。最后,幸亏上海知识出版社的老编辑王国伟进行了历史性抢救,雇人把稿子整个儿重抄了一遍,人世间才终于有了《文化苦旅》!
说到此处,忍不住再讲一个故事。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一个文学会议上,有小年轻冒冒失失地问余秋雨:“《文化苦旅》拿了多少稿费,您一定靠这本书发了大财吧?”余先生笑笑,坦诚地说:“当年我拿的就是稿费。当时国家规定的稿酬最高标准是千字30元,出版社还给我加了10元,就是千字40元,自己当然还要上税。后来倒是出版社凭着这本书挣了非常多的钱,大楼都盖起来了……”对,这不是笑话,也不是传说,而是我的亲历,当时我在场,亲耳听到的。
那么,《文化苦旅》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征服那么多心高气傲的作家以及那么多那么多华人的心呢?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已经历了十年改革开放的艰苦创业,中国作家也经历了十年的顽韧探索,使得新时期文学之花在神州大地上处处绽放,特别是在诗歌、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园圃,花红柳绿,姹紫嫣红,呈现出一派艳阳春光。但散文显然落后了,基本还停留在旧式思维的模式中,或耽于唐诗宋韵的余音中,或沉溺于“小桥流水”的范式里,或执着于“形散神不散”“茶余饭后”“千字文”的老规矩。正是《文化苦旅》的横空出世,将这一切都推翻了。该书的最具特色处,我个人以为有如下四点:
一、创造性:推陈去旧,全力创新
余秋雨这一系列文旅苦吟,从内心出发,从文学出发,完全不理会种种“规矩”,怎么合适怎么下笔,怎么需要怎么表达,洋洋洒洒,浩浩汤汤,即使万字长文,即使“不像散文”,也一定得把它写通写透写尽意。
二、丰厚性:博古通今,文史并举
以行走带出歌吟,以文学带出社会和历史,以排山倒海的表达带出对人类、对世界、对文明、对历史,对时间和进步的种种思考。该歌则歌,该论则论,该描写则描写,该抒情则抒情,该总结概括则总结概括,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一泻千里,一消心中块垒。
三、审美性:布局精到,文笔优美
《文化苦旅》的结构,篇篇都站在极其坚实的地基上,仿佛织锦一样精到。其文字亦不输任何最好的散文,有的篇章比如《废墟》,具有最美诗歌的诗性,最美音乐的韵律,最美绘画的色彩,同时还具有强磁力般的哲理性。请看这样的段落:“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碾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转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四、思想性:观点新锐,识见高妙
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读书一辈子,写作一辈子,最后把一辈子的文学经验归结为五个字:“思想最重要”。《文化苦旅》最见光彩处,就是上面说到的,余秋雨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多年的苦学、苦读、苦修、苦研之后,得出了自己的一系列观点,他写这部散文随笔集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些观点传播出去。所以读每一篇,都能见到这些思想大放光彩,随手举一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莫高窟》)
文学之树常青,若是用灰色的理论来概括,很难描述出鲜活文学生命的深绿、浅绿、浓绿、淡绿、新绿、墨绿、青绿、水绿、鹅黄绿、翡翠绿、沧桑绿……《文化苦旅》的种种优势及成功奥秘,恕我才疏学浅,不能用几句文学评论式的精当文字道出。我只知道,它像一座能量巨大的火山,天崩地裂,丹火流霞,一下子给从未见过如此景象的中国作家、特别是中青年作家们以巨大的震撼,不仅打开了他们的视野,也引导他们打开了生命力的创造之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生龙活虎的,都潜藏着巨大到几乎无限的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苦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天地。
(作者:韩小蕙,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