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文化和旅游这对“孪生兄弟”,天各一方。
2018年3月,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按下了文旅融合的快进键。
文旅融合让创造力得到释放
9月20日,“故宫文具”品牌正式发布,相关产品同时上线,故宫的文创产品名录中又多了一个品种。
尽管故宫年游客量多达1700万人次,但仍有很多人无法亲临现场目睹它的风采。尽管故宫已开放了80%的区域,展出了不少文物,但绝大多数文物藏品仍在库房里“沉睡”。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故宫用文创为观众铺就走进故宫之路,打开了解故宫之门。
故宫元素手机壳、“正大光明”充电器、“朕亦甚想你”折扇、朝珠耳机、故宫口红、故宫抱枕、故宫猫系列书包……这些“脑洞大开”的故宫文创产品,如今已开发出上万种,年销售额超过十亿元。不仅如此,故宫还与腾讯合作,开发出剧集、动漫、游戏等新文创产品。
文旅演艺是文旅融合较容易的发力点,也是最能体现文化之魂和旅游之美的载体。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文旅演艺已由原来1.0版本的剧院式演出,演变为2.0版本的实景演出,并正递进到3.0版本的互动式高科技演出。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首个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文件——《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文旅融合利好的刺激下,文旅演艺投资人马克和他的团队从去年开始,一口气投资了《重逢晋城》《重逢潍坊》等三个文旅演艺作品。这些3.0版本的文旅演艺,将让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观赏,并将带领游客深度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
文旅融合激发了社会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一些人开始进入梦乡,一些地方的热闹才刚刚开始。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有不少,如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簋街等。在文旅融合的刺激下,“夜经济”的内容更加丰富,开始有了更多的“文化IP”。
近日,记者在簋街附近的几家书店看到,尽管已到夜晚,仍有很多读者在静静地看书,一些家长甚至带孩子一起看,其乐融融。以三联韬奋、Page One为代表品牌的24小时“深夜书店”,不仅成为城市人群夜间打卡的“网红胜地”,也激发出实体书店全新的商业潜力。除了书店,很多博物馆也推出了夜场活动。比如,中国电影博物馆在今年国庆期间,重新开放夜场并推出夜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决胜时刻》等国庆献礼片。
“夜游”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新模式”,点亮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别样体验,唤醒了公众对地域文化的互动兴趣,拓宽了人们文化消费的时空轴,对我国夜景文创、夜间经济、城市形象和城市活力,都带来深刻影响。
随着“夜经济”的升温,已有多个城市将发展“夜经济”品牌,作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比如,南京正在试图将“夜金陵”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夜间经济品牌,而天津则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形成“夜游海河”“夜赏津曲”“夜品津味”“夜购津货”等一系列品牌。
文旅融合让地方发展全域旅游更有动力
位于鲁南峄城的程庄村,靠近大运河,毗邻台儿庄,当地著名的胜利渠从村头流过,当年胜利渠工程指挥部就设在村里。这样一个地方,发展旅游,资源条件可谓得天独厚。然而,多年来,程庄村胜利渠岸边的公共资源被少数村民独占,数家养殖场无序占用,污水横流、垃圾满地,胜利渠渐渐变成了臭水沟、垃圾池。脏乱差的环境挡住了游客的脚步,也挡住了村民们利用旅游致富的步伐。
眼瞅着周围一些村子利用文旅融合的机遇,把乡村旅游搞得风风火火,村民们心里着急了。去年,程庄村借助全区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拆除胜利渠沿岸违建的养殖场、户外旱厕、砌块场、轧面房等,同时清淤净化,疏浚渠道,整理出渠滩地土地28亩,使渠水变清,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同时,搞绿化、修村道、绘制文化墙,群众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好了,景色美了,程庄村深入整理挖掘胜利渠精神和知青文化,抢救性保护古槐、梧桐树、老井,挖掘出碑桥颂贤、稻改论嫁、创渠精神等历史文化,在新整理出的渠滩上建起了胜利渠精神记忆馆、知青食堂、知青宿舍,打造出“程庄八景”,借此发展起乡村旅游。才半年时间,就解决了村内50余人就业,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余万元。今年国庆期间,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程庄也由后进村一跃成为“网红村”。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