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自古多盐。
在其72万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盐场。其中开发历史悠久的有三处: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场,黄河源头的哈姜盐场,还有位于青海南部边缘玉树地区的囊谦盐场。三者中,前两者为湖盐,后者为泉盐。与前两者的“大名鼎鼎”相比,后者因不为人所知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从囊谦县城往东南方向出发,45公里便可到达白扎盐场。这是囊谦县建场时间最早、泉卤品质最高,也是眼下最具代表性的盐场。
白扎盐场坐落在达纳河畔。站在小桥上,左右两侧望去,整整齐齐的盐畦形如水田,一眼望不到边。沿着小路向山上走,大小不一的盐田顺着山势铺开,犹如梯田一般。有的刚注入卤水,在太阳光下反射着光芒;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显出洁白的岩层,有的还未注入卤水,裸露着棕红色。
白扎村的党支部书记布扎西在2015年前一直负责白扎盐场的生产经营。他说,在囊谦县的盐场中,白扎盐场出产的盐质量最好,被当地人认为具有治病功能,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畅销西藏10多个县。
白扎盐场,在藏语中为“白扎擦卡”,意思为猴子的盐场。关于这个盐场的来历,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白扎村周围都是森林,森林中的猴子经常聚集一处,舔食泉水后离开。人们品尝后发现泉水有咸味,兑食物食用味道鲜美,便发现了此处有盐。
看似离奇的传说,却有着科学依据。按照地质学和古地理学的解释,青藏高原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剧烈的地质运动中,大海中所含的丰富盐水随着板块不断挤压和碰撞浓缩为盐矿,一旦该地段的地质层薄弱,盐泉就会裸露出来,容易被动物和人类所发现。
关于白扎盐场的建场时间,至今没有定论。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坚赞才旦在囊谦考察后提出,白扎盐泉的开发利用应该与囊谦王在白扎村奠基大业有一定联系,时间上大体同步。根据囊谦王家谱记载,南宋淳熙二年即1175年,一世囊谦王获得封册。白扎盐场的建场时间应该早于此,距今至少800多年的历史。
与白扎盐场齐名的是多伦多盐场。它坐落于囊谦县城东80公里外的娘拉乡多伦多村,是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发现的。盐场坐北朝南,东西宽235米,南北长281米,占地面积百亩左右,是囊谦县产量最高的盐场。巍巍雪山下,大大小小的盐畦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铺满了山麓的缓坡。
除了这两个盐场外,囊谦县还有6个盐场,分别是位于县城以西2公里的拉藏盐场,县城以西 3公里的达改盐场,县城以南15公里的娘日洼盐场,县城西北110公里的然木盐场,县城西北130公里的乃格盐场,县城西南160公里的尕羊盐场。他们都是以盐泉为基础兴建的,但囊谦的盐泉不止8处,据青海省志《青海省志·盐业志》记载,地质初探表明,囊谦县已发现盐泉29处。
据《青海省志·盐业志》记载,囊谦县的产盐,小部分满足本地的需要,大部分用来满足玉树州以及与之接壤的西藏、四川等地人畜之需。
食盐使囊谦融入地区市场。每年,成千上万头牦牛从川藏云集而来。盐贩携带着食盐穿梭于牧区、农区和盐区的村庄。他们赴集市,赶庙会,用食盐交换青稞、羊毛、皮张、牲畜和药材等物。也正是盐的交易,使囊谦县成为玉树地区的经济和商贸中心。
笔者走访中发现,时至今日,囊谦的8家盐场仍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主要利用蒸发溶液法来晒盐。这种方法,先将盐卤引入储卤池,使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形成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将其引入盐田,继续风吹日晒,蒸发盐卤中的水分,直至析出氯化钠晶体,也就是粗盐。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盐业流通体制的改革,囊谦盐在市场上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高光时刻”,各大盐场也不再像当年那样红火。
让人欣喜的是,当地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转型。囊谦人本波·学迈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囊谦县盐业公司,承包经营了6家盐场,近几年开始尝试研发高端食用盐和日化用盐,还积极到西藏芒康县考察,计划建设盐业博物馆,对盐场进行旅游开发,推广囊谦的盐文化。
每一粒盐都浸润着时代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历史画卷当中。承载了历史的变迁、岁月的轮回,盐之于囊谦除了味觉的记忆,更是文化的记忆。
(本报记者 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