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天士力:探索多样化产业扶贫模式

    作者:本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4日 10版)

        去年,家住甘肃宕昌县马莲村的刘青荣家翻新了老院的土坯房,住进了整齐宽敞的砖瓦房。今年再次到访他家,他的家又变了:北屋老旧的土坯房已经翻新,右手边堆积物料的草棚子也建成了宽敞明亮的厨房和储物间,二楼是孩子们的卧室,院子里是爱花的老伴种的花花草草。

        老刘说,他把家里的5亩地通过本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给甘肃中天药业,用于建设规模化的黄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按照400元/亩/年,每年流转土地收入2000元。现在,他在自家土地上种黄芪打工,一年有4000元务工收入,农闲时还可以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据了解,马莲村像老刘这样的农户还有十来家。

        丰收的季节,走在宕昌县木耳乡的公司标准化种植基地,一株株黄芪个头挺拔、一畦畦当归长势喜人,满眼都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景象。

        天士力控股集团下属产业扶贫实体公司——甘肃中天药业公司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多样化产业扶贫模式。公司联合木耳乡政府打出了产业扶贫牌,依据当地优势,培育种植特色中药产业,形成了以标准化种植为主、扶贫车间带动为辅,多点支撑的富民产业增收体系。中天药业通过土地流转、对农返聘,公司管理、农民劳作的模式,集中连片建设标准化药源基地,用于繁育黄芪种子种苗,为打造中药产业全产业链奠定坚实的前端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采取了“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模式。

        在宕昌,中天药业在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的同时,还通过与当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当地农民签订三方协议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农民只需要根据技术员指导和公司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在药材产新后由公司统一进行收购。像老刘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能领到政府的地膜、有机肥等农资补贴。

        2018年9月,中天药业与宕昌县木耳乡政府联合建设了集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产地加工、原料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扶贫车间,主要用于当地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的初加工,解决了当地200多人就业。加上贫困群众入股参与分红的收入,贫困群众有了分红、劳务工资及药材种植收购“三份收入”。

        今年4月23日,甘肃中天药业公司的几位员工携带着四台切药机驱车前往位于甘肃省甘南州高原地区的临潭县。他们此行不仅要将切药机捐赠给当地产业合作社,还要上门传授中药材种植加工培训技术,签订中药材收购协议。这源于甘肃中天药业公司临潭产业扶贫项目的快速落地。“当归”是常用的中药材,使用量很大。围绕当归,中天药业打造由“公司”“合作社”和“农户”组成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共建药源基地、产地加工基地,实现扶贫车间对原药材的就地采购、就地加工和全程质量追溯,进而带动当地当归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相当可观,预计年加工原药材3000吨,静态仓储能力达5000吨以上,吸纳当地劳动力务工800人次,直接受益农户超300户。

        在宁县贫困地区,中天药业探索“公司+资本+商会”模式,联合央企扶贫基金国投创益,联动甘肃河北商会,以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中药材初加工、购销为业务主线,通过成立扶贫公司,推动庆阳宁县脱贫攻坚。2019年,公司在宁县投放黄芪种苗225.6吨建成3200亩黄芪种植基地,带动春荣镇、和盛镇等9个乡镇638户贫困户开展中药材种植。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介绍,近年来,集团依托产业优势,多措并举推进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项目已遍布甘肃、新疆、陕西、云南、内蒙古等10余个省区,在多地建设黄芪、党参、当归、大黄、黄芩、板蓝根等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药源基地,通过技术培训与田间指导,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已培训农民近1.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约8700户。

        (本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