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实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地处长江之南,水资源尤为丰富。大自然赋予江夏“三山三水三分田”的天生丽质,长江、金水河、梁子湖等穿流环绕其间,素享“楚天首县”美誉,连续十一年排名湖北省县域经济榜首。
然而,一度的快速发展,让江夏有的地方山体破损,有的地方水体浑浊,生态问题成为江夏人心中之痛。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给江夏人巨大触动,开始把生态立区作为战略之首,每年围绕水环境开展人大问询,恶补生态旧账,举全区之力建设生态江夏。
做加法,建设防护设施
长江是母亲河,梁子湖是战略备用水源。污染在水中,但根子在岸上。做加法,就是要在岸上建好防护和治理设施,强化源头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群众绿岸清水、鱼翔浅底的景象。
江夏先后建成110多公里环山环湖路,不仅成为护山护水的“硬隔离”,还成为市民亲山近水的“打卡地”,承办过5次全国徒步大赛。新建污水处理厂13个,建成配套管网423公里,城市发展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勾勒了“一城净水向江湖”的美景。建设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4个,其中两个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涵养了水源、净化了水质,成为鸟的“天堂”、市民的“乐园”。
2016年,一场大雨让江夏成为“看海之城”,一些商家店铺淹在水中,损失惨重。江夏启动“清水入江”工程,成功实施“山洪外引”,开辟排水“第二通道”。2018年,洪水再次入侵,担惊受怕的商家提前在家门口垒起“防水墙”,事后发现“多此一举”,有的市民感慨地说:“党员干部这堵墙比我家‘防水墙’管用多了!”
做减法,解除人为枷锁
挨着城区的大桥湖,曾被承包户分割成无数个精养鱼池,堤埂杂乱,一到夏天就散发异味,湖边居民有苦难言。2018年,江夏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清退承包户,挖掉湖中堤,种上水生植物。如今大桥湖湖平岸阔、水清荷香,市民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综观江夏生态欠账大多是挖山、围湖、投肥喂养所造。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做减法,就是解除生态的“枷锁”,让山体水体恢复自然。
江夏区委、区政府巧借长江大保护的东风,取缔非法码头46个,非法堆砂场42个,拆解采砂船16艘,守护了江水和江堤。取缔非法采矿点7个,查处盗采案件6起。一举清退30多年来形成的20万亩“三网”养殖、5万亩围堤养鱼、禁养区内1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恢复了绿色生态湖岸和万顷碧波湖面。
不仅“松绑减负”,更要“通经活络”。上汽通用武汉基地周围曾有四个湖,面积不大,通过修建十里长渠,实现了四湖联通,增添了水活力。近年来,江夏建渠连湖、破堤还湖达8万多亩,山体复绿4200多亩,山清水秀逐渐回归。
做乘法,在保护中发展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守好保护的边界,又要激发发展的活力。
曾经,为了保护水质采用“一刀切”式的退养,带来的只有“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如今,全区22个湖泊采取“一湖一策”治理,实现保护和发展同步。做乘法就是要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借助良好的山水资源、田园风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地处汤逊湖和梁子湖之间的五里界街道,用好“三乡工程”发源地优势,打造乡村振兴“街道样板”,每年吸引百万市民前往休闲消费,过去的乡村闲置房变成市民争相租赁的“抢手货”,一些村民笑呵呵地说,“如今卖空气也发了财!”
一些科创企业也“择水而居”,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等互联网巨头扎堆落户江夏。在汤逊湖畔占地80余亩的腾讯武汉总部,年创税收3.8亿元,成为江夏“亿元楼”的代表。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在武汉召开,军运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家湖畔,铁人三项水上项目在碧波荡漾的梁子湖水域进行。
做除法,确保生态永续
生态环保很难毕其功于一役,要稳扎稳打,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环境保护规划。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护生态永续,必须做好除法,首先是要去除思想上的眼前利益观。“宁可留白,不留遗憾”。为了给人口聚集区的市民留足透气、健身、赏绿的生态空间,江夏区委、区政府在城北黄金地段,规划建成1500亩中央大公园,旁边曾是黑臭水体的金鞭港得到同步根治。
做好除法,还需去除体制机制上的掣肘。2016年,随着一声炮响,隔断梁子湖与牛山湖40多年的1500米大堤瞬间化为乌有,牛山湖养殖场200多户渔民集体“洗脚上岸”。启动区水产集团改革,促使其经营职能向湖泊管理职能转变,大规模、过度化养殖将退出历史舞台。
2015年,一部反映梁湖游击队的电影《湖杀令》在全国上映,梁子湖的旖旎风光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夏人期待,若干年后,子孙们重温电影,对照现实,惊喜发现:水依然那么清亮,山依然那么俊秀,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画卷就在眼前。
(作者:王清华,系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