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李思瑶和其他531名北外师生一道,走过天安门,带来了一阵阵青春的气息。
李思瑶是2017级的推荐免试保送生,本科从北外毕业后,留校工作了两年。今年9月,她的身份再次转化,成为北外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她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对于她来说,参加国庆游行活动,“提升了自己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李思瑶所在的26方阵主题是“立德树人”。曾担任北外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年时间的经历,让她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着更深的情感认同。作为26方阵的北外中队长,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同学。
李思瑶骄傲地向记者介绍,奶奶参加过国庆9周年的腰鼓表演方阵,爷爷参加过国庆10周年的工人游行方阵,她的父母同时参加了1984年国庆35周年的少先队游行方阵。
一条长安街贯穿了祖孙三代的红色情怀与记忆,见证了新中国70年的发展与壮大,家中长辈的爱国热情也深深地影响了她。
那些天,李思瑶与26方阵的203名北外同学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既经历了酷暑当头的磨炼,也经历了瓢泼大雨的考验。
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共有532人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来自全校16个学院。训练工作自6月份开展,参训师生放弃暑假休息,历经军训基础训练、校内自主训练、方阵合练、分指合练、天安门全要素演练等多个阶段。北外师生的足迹留在了在良乡机场、赛马场和阅兵村。
训练工作远不止于追求动作一致,考验团队协调和方阵呈现效果。北京外国语大学高度重视训练过程中的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与队列训练作为国庆游行训练的两个重要方面来抓。
在完成日常训练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方阵的主题,实施“六个一”计划,每周安排一次主题观影,每周举办一次交流座谈,每周组织一次学歌拉歌,每周进行至少一次健走活动,每周完成一篇训练周记,每周开展一次训练评比。
用双脚丈量长安街,用歌声唱响天安门。“在国庆群众游行的方阵中,很难辨认出个人,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尽情歌唱,作为一个整体,要把青年人的青春和热情呈现出来,把小我融入集体”。李思瑶告诉记者,三个多月的故事与光彩,值得一生骄傲。
(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