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浙江德清:“农地入市”盘活乡村经济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健 本报通讯员 王力中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1日 04版)

        【全面深化改革·百姓获得感】

        “信心很足、目标很大。”看着眼前的两幢新厂房,浙江德清恒凯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恒凯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办钢琴厂10多年,他的企业一直租用村里的老旧蚕种场,建一幢标准厂房也就成了他最大的心愿,但因产权、指标等制约,迟迟未能如愿。

        今年,属于自己的标准厂房终于正式投入使用。

        施恒凯知道,这个看似出钱购买的厂房,背后实则涌动着一股助推力量——德清“农地入市”的重大改革,让自己梦想变成现实。

        有了近万平方米的新厂区,施恒凯创业热情溢于言表:“我们注册了新公司和品牌,引进自动化设备,新增两条生产线,组建销售团队……”

        如今,在德清洛舍镇东衡村西南面“钢琴众创园”A区里,与施恒凯一样满怀干劲的钢琴企业有近20家。

        “他们既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受益者,也是德清首宗异地调整入市项目的创业者。”洛舍镇东衡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说。

        土地是农村的命脉。但大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处于“休眠”状态,供需之间隔着制度的藩篱。而且,集体建设用地既不能出让、抵押,又无法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这样的苦恼不只“施恒凯们”,期望做大村集体经济的章顺龙也郁闷。

        2014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有关《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3项改革审议的消息,让章顺龙看到了希望。特别是2015年年初,德清成为全国15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市(区)后,章顺龙攒足了的干劲冲出胸膛。

        洛舍钢琴产量占全国七分之一,而东衡村又是洛舍钢琴生产中心。但因为用地受限,不少企业生产环境差。“像恒凯乐器用的是村里以前养蚕用的平房。都不敢领客户来考察,怕他们看到简陋的条件,怀疑钢琴质量。”章顺龙说。

        众多钢琴厂亟须开拓新空间。东衡村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产业园区。14家钢琴企业成为受让方,平均每亩价格21.3万元,除按政策上缴部分调节金外,村里一下子拿到1250多万元出让金。

        不仅土地生金,更要金生金。德清县探索不同村集体合作入市模式。以东衡村创业园B区为例,相邻村庄通过复垦,其建设用地在东衡村实现入市,所得收益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章顺龙说,通过联合周边7个经济薄弱村,建起243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项目出租。去年年底开始,按每个村投资的15%享受分红,5个村分别分红18.75万元,2个村分别分红24万元。

        “农地”入市后,土地金贵了,为避免村民竭泽而渔,东衡村合理设置入市主体,把参与权、知情权和决策权赋予集体和农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3000人全部是股东。刚开始,每股只有684元,通过入市,到去年每股增值到2万元。章顺龙介绍:“集体受益后,除固定分红外,其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壮大集体经济。”

        “为了增加透明度,村里把入市纳入民主管理,对入市前中后的各项事宜全程公开。”章顺龙说。

        从单纯的农地入市,到用地异地调整入市,从单独做大,到资源共享,共同入市,把土地制度改革和脱贫结合起来,带动农民致富,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富裕,东衡村的土地生金故事是德清农地入市开花结果的一个缩影。

        据最新统计,目前,德清已实现农地入市208宗,面积1593.64亩,成交金额4.22亿元,集体收益3.39亿元,惠及村民群众18余万人。

        如今,德清的实践经验不仅在全国复制推开,还实现了三个转变:用地业主从“怀疑顾虑”转变为“主动申请”,农村土地市场从“各自为政、无序交易”转变为“权能完整、统一规范”,抵押融资市场从“一家单干”转变为“金融机构全覆盖”。

        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德清先后又承接了土地征收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目前,德清率先在全国33个试点地区出台了基于“三权分置”的宅基地管理办法,并颁发了首批宅基地“三权分置”权证,盘活了一批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解决了一批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为地方发展提供了要素保障。

        (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健 本报通讯员 王力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