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一线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是广大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率先推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并很快辐射推广到全国。
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十万科技特派员把实验室建到田间地头,极大推动了农村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从基层一线实践上升为国家制度性安排
1999年,南平市针对基层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这一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将首批科技人才下派到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2002年起,科技部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2006年在南平市召开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会议。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门在全国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工作先后6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对科技特派员工作作出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进入新阶段。2017年科技部第二次在南平市召开现场会,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工作。
20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地方实践上升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这项科技兴农富民的新机制展现出了强劲生命力。
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谢福鑫,南平市首批252名科技特派员之一。
2001年,谢福鑫牵头组建福建省第一个农技推广志愿者团队——南平市葡萄协会,在农村推广葡萄生产技术。谢福鑫经常下地指导,碰到种植户不在现场,但葡萄果园管理又有技术不到位的地方,他就用防水笔把技术要点写在薄膜条上,挂在果树枝头上并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这种课堂在田头、讲稿在枝头的形式,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只要谢福鑫出门,他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永远装满了修枝剪、嫁接刀等工具,可以随时随地做技术示范,开展技术培训。
2003年,他退休了,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谢福鑫说:“我想继续做一个义务科技特派员。”
如今,70多岁的谢福鑫,每天不是在品种园剪枝修果,就是在果园里指导果农防治病虫害。经过他的示范、推广,闽北葡萄产业现在年产葡萄鲜果8万多吨,产值6亿多元,带动了闽北1万余农户创业致富。
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着力提升农民运用适用技能脱贫增收的能力,积极动员科研人员和各方面力量投身农业农村主战场,探索了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促进农业强、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2.62万项先进适用技术,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在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文旅等方面培育了一大批兴农富民的乡村产业,涌现出一大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优秀典型。
时代楷模、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保国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用科技绿化荒山,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探索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他的科研成果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使山区增收35.3亿元,带动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需要抓实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
苏海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农艺师。她一年近300天扎根贫困区中药材种植基地。5年时间内,苏海兰首次突破了中国稀缺药材七叶一枝花(华重楼)在南方人工种植、种子育苗的难题。七叶一枝花育苗从原来需要2年且只有5%出苗率,到现在只需要3个月就可实现80%出苗;从原来只能林下种植且每亩1000株,到现在可在大田种植且每亩8000株;种子收获量提高10倍以上。
她将自己的技术成果投身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全县发展农户中药材种植。她在田间地头带着农民做,带领贫困区农户种植元胡、黄精等品种致富。创新了体验式的技术推广模式,以种苗补贴、提供农资和技术指导等形式,请种植户参与示范基地建设和试验方案实施,并公开各示范基地上的种植方法与测产结果。不仅让农民见证了规范栽培技术,实实在在提高了种植技术,还培养了本土能人,使得新型高效种植技术在当地农民中得到主动的推广。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20年前相比,我国农村市场经济面貌已有了很大变化,但还需要秉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初衷,将其作为振兴乡村人才、科技和产业的一项关键举措,进一步抓实抓好。据悉,科技部将进一步健全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机制和政策措施,鼓励各地探索创新,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能干事、有实惠”,加快将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造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将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