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河南理工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世纪学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8日 14版)

      走进新时代,河南理工大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能源工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特色发展为路径,以结构优化为手段,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实现了办学规模、学科结构和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办学条件、水平、实力和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20122013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建设进入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2014年,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整体移交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第二和第六人民医院划归河南理工大学管理,开辟了学校医学高等教育新领域。20152017年,学校再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称号;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矿业工程学科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跻身世界百强;安全科学与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土木工程学院力学系党支部分别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2019年,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荣登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理工大学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坚定不移抓好立德树人这一基础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造就和培育了大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强力推进引育并举的人才强校战略。学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高层次人才汇聚的“磁场效应”。如今,学校名师荟萃、鸿儒云集,有教职工3158人,其中高级职称102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200余人,高素质、高层次师资队伍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根基。

      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学校突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凝练形成具有学校传统与特色、立体式的本科教学工作体系。近年来,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色发展强力提高教学质量、科教协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2项;获得88项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0余项。

      着力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扎实推进学位点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研究生规模和培养质量同步提升。建成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学位推免权和开展本硕、硕博连读资格;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矿业工程专业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5项,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87篇。

    坚定不移抓好科学研究这一战略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始终着眼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国家能源技术创新和煤炭工业科技发展主战场,聚焦科研发展前沿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强化协同攻关与开放合作,科技创新水平、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学校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打造了以高水平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为主体,重点创新团队、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骨干的科研创新体系。在自然科学方面,建成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等54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51个,其中“瓦斯预测与治理”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结题验收并获“优秀”评价,“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验收并获滚动支持。“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已逐渐成为煤炭行业的学术高地、研发基地和转化阵地。在人文社科方面,学校以打造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会聚优秀人才、激发研究活力的人文社科研究“特区”为建设目标,加大校内培育支持力度,先后获得河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太行发展研究院”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高校新型智库。目前,学校已建成人文社科科研平台11个,构建起省、厅、校三级平台体系。

      科研项目立项实现新提高。学校紧跟国家科技项目和计划改革步伐,不断优化政策导向,激励广大教师潜心科研、克难攻坚。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自然科学类纵向项目240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人文社科项目2251项。

      科研成果产出得到新提升。在自然类科研上,学校近年来获科技成果奖励9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奖励375项;获得专利授权2714项,其中,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河南省专利奖1项。“中国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应用研究”项目,被应用到24省区市的100多个矿区,取得直接经济效益80多亿元。“大面阵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有效保障了国家基础测绘数据的安全,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应急救灾、城市规划、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在人文社科类科研上,学校坚持强化分类指导、树立精品意识、拓宽推广渠道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化科研评价改革,使高层次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坚定不移抓好社会服务这一固本工程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学校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地矿、特色强校”道路,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资源和智力优势,着力深化校地、校企实质性政产学研合作,切实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国家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实现新跨越。学校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先后与10余个大型能源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攻克行业和区域面临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形成了科研开发、平台建设、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四位一体服务体系。2009年以来,与涉煤企业签订百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122项,总经费超过2.2亿元。

      服务国家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树立新品牌。学校煤矿安全培训中心面向国内外举办各类培训班500余期,开展了诸如2010年全国安全培训机构师资培训班、2018年印度煤炭总公司经理——煤矿安全与管理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培训工作,培训人员达6.2万人次。

      服务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研究迈出新步伐。2010年,学校成立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为学科特色的二级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确立了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和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应急管理教材体系,并荣获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成效奖。2012年,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学校联合多家单位在北京发布了我国地方政府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报告,在全国反响强烈。

      服务校地校企战略合作谱写新篇章。学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学校与鹤壁市合作举办鹤壁工程技术学院,进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2016年,学校与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合作举办平煤工程技术学院,着力培养当地急需的本科层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2018年,学校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共建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探索出了“旅游+教育”新型发展模式。

      服务扶贫攻坚以及对口援疆工作喜结硕果。学校积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志”“智”双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理想成效。2015年起,学校先后选派2名优秀干部到焦作市南朱营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使南朱营村顺利脱贫。在对口援疆方面,学校先后选派311名优秀干部到对口援助单位——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服务。2016年,学校与哈密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

      此外,学校坚持不懈抓好文化建设这一铸魂工程,积极实施“文化兴校”战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强化核心价值理念建设、培育潜心钻研的校园风气、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河南理工大学,正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以学校发展的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献礼。(徐春浩)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