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推普脱贫培训年覆盖百万人次

    作者:本报记者 柴如瑾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8日 11版)

        本报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柴如瑾从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上获悉,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面向贫困人口中不通普通话的农牧民、干部、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学前幼儿等群体,组织开展普通话专项培训,每年覆盖100万人次以上。

        “语言与贫困具有相关性,语言可以扶贫,源自语言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信息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互联网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的能力和机会的密切关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进一步解释,“人才市场中招聘的基本要求,如普通话、外语、写作、表达沟通等,都与语言直接相关。”

        从全国来看,虽然普通话普及率接近80%,但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一些农村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只有40%。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用语言经济学测算发现,“普通话普及率达到60%~63%时,语言将对减贫有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如何借助语言的力量做好扶贫脱贫?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认为:“语言具有不可打破的代际传递功能,一个群体一旦陷入语言文字型贫困陷阱,这种类型的贫困就会出现代际传递现象。因此,缓解很多深度型贫困群体的贫困需要从儿童开始进行统一语言的培养。”

        本次论坛发布的《语言扶贫宣言》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打破地域区隔、传播信息和技术的工具,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基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是语言扶贫的基础路径和核心经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言以及外语都是语言扶贫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发挥着作用,多元和谐共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