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综艺创作要挖掘人文之美

    作者:李宁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6日 02版)

        近年来,带着文化气息的精品综艺开始走俏。一边是《国家宝藏》《朗读者》《国乐大典》等经典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另一边也涌现不少新亮色,近期播出的《各位游客请注意》,以“美好中国行”为线索串起行走过程中的个体自我审视和文化发现;央视推出的《时尚大师2》聚焦中国时尚美学,于不同维度开掘文化之美……

        文化润色之下,不同题材的综艺繁荣迎来新气象,也标志着娱乐性与文化性并重将成为综艺发展的大势。要以小切口撬动社会文化的大格局,内嵌其中的“杠杆”是什么?答案就是“人”本身。

        综艺是以“人”为主体的节目形态。一档节目能否在市场脱颖而出,往往看它能否打通“人”之间共通的情感、兴趣和记忆点,文化入题的综艺更是如此。要做到这一点,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创作观。

        一方面,在内容上要找准切口,让文化与人,尤其是与人的情感相通。近年来,综艺创作的一个新趋势是将抽象的文化解构为具象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取自历史宝库并以当代语态重构叙事,如《国家宝藏》通过纪实影像和真人剧场,演绎出每件国宝与曾经制作、使用、保存它们的人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本身闪烁人文光辉,又与讲述者的故事互通有无,如《朗读者》,每听一段文字都仿佛在倾听一个人的人生,得到的是双份的感动和感悟。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这些都是人的故事,正是故事里的人情、人性带给观众以共鸣,而这样的同频共振也更容易被大众所共情。

        另一方面,节目还需在形式上勇于突破,不断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大量综艺产品的涌现之下,观众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旨趣不断走向更高层次,也对综艺节目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时下在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的精品综艺,都在不断地以新求进、以变求存,比如“和歌以诗”的《经典咏流传》,在第二季中升级模式,引入“小片+第二现场”,拓展文化视野;又如创造性开启“纪录式综艺语态”的《国家宝藏》,在第二季寻求了更丰富的手法突破,融入音乐剧、舞剧、器乐等多种艺术表达。

        在模式和表现元素的升级之外,“综艺+文化”还主动走出“舒适区”,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传统领域之外激发自然风光、美食、戏曲、社交等多个题材与文化的化学反应。近期播出的《各位游客请注意》精心设计了4条不同线路,以“旅行”破题文化找寻:有的嘉宾乘着最能体现中国发展与变迁的交通工具——火车,游览祖国的壮美河山;有的聚焦自我挑战主题,用徒步的方式与心灵对话,在艰险旅途中展现中国人勇于挑战的精神内核……观众被其中“人”的故事吸引,无形中为其中承载的文化打开了门。

        当“综艺+文化”成为综艺节目市场的一种主调,这些积极的探索正在释放出更多有益的思路和启示,要让综艺持续释放对社会文化格局的正向影响,还需要创作者从内容深耕到表现创新,进一步秉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作者:李宁,系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