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优优美小学位于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市郊,从市内到达这里需要先坐车穿过低矮的棚户区再改乘渔舟。现在,每到午餐时间,这个简陋渔村小学的饭桌上都能看到在贝宁普通人家少见的中国白米饭。
“我们学校从2018年开始参与中国、贝宁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实施的贝宁中小学生‘全国学校食堂计划’后,学生们每天都能吃上一顿中国援助的大米饭。而在以前,很多学生会因为上学饿肚子而辍学。”校长费曼·科里柯日前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
他说,参与了“全国学校食堂计划”后,学生人数每学期都在增长,现已达到389人,学生毕业考试的合格率也不断上升,今年达82%。
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托优优美小学是贝宁“全国学校食堂计划”中直接受益于中国大米援助的学校中的一所。
“贝宁政府致力于达到‘零饥饿’的目标,因此,我们联合了中国政府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开展了‘全国学校食堂计划’。计划实施近两年时间,目前已覆盖贝宁全国超过51%的中小学生。”贝宁计划与发展国务部长比奥·查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查内说,计划里中国、贝宁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三方各有分工,中国主要负责提供大米粮援,贝宁负责将计划作为全国性指令下达到各级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运用他们大型粮援项目的专业经验负责具体实施。
他说,和很多非洲国家一样,贝宁也希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缺少物质支援以及缺乏有经验且高效的执行人员两大难题一直困扰贝方。“中国稳定又实在的粮食援助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丰富的执行经验恰好帮我们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世界粮食计划署贝宁代表基·阿杜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根据近两年的数据,贝宁有9.7%的人口,即将近120万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另外还有超过24万人处于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态。
他说,三方合作的“全国学校食堂计划”与其他的粮援计划相比,有着明确的受益人群以及规划性,将目标人群对准学龄孩童,意义更重大。
中国驻贝宁大使彭惊涛说,学校食堂计划将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政策和贝宁消除饥饿的政策相结合,实现了两国政策上的联通,又运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专业经验,让贝宁偏远乡村的学生能吃上中国米饭,感受中国人民的关怀。
“中国米饭让我不再饿着肚子听老师讲课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上学能吃上一顿美味的米饭,都愿意来学校上课了,”托优优美小学四年级学生朱里奥说,“谢谢中国对我们的帮助,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中国看一看。”
(新华社洛美10月14日电 记者肖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