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架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到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从南海大阅兵辽宁舰航母首次接受检阅到全国最大直径15.8米的盾构机成功建造……在新中国70年工业化进程中,取得辉煌成就的精彩瞬间被镜头捕捉一一记录。近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工业摄影大展在辽宁锦州北镇市拉开帷幕,徜徉其中恍如踏入历史长河,一幅幅照片展现出影像的力量和艺术的生命力,传递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工业摄影大展提出“时代、工业、文明、复兴”的主题,希望通过工业创造新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国家工业遗产影像志等八大板块影像展览,呈现中国工业的70年奋进历程,讲述劳动者的奋斗故事。同时,大展聚焦新时代中国工业和城市融合发展,展现作为文化遗产的中国工业传承,探讨摄影艺术与不同时代工业文明的关系,进而探索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互鉴所发挥的作用。
大国工匠锻造国之重器
歼击机梯队腾空而起,白色的烟带在空中呈现出漂亮的弧线,你仿佛可以预见,下一秒这钢铁之翼似蛟龙般在空中翻转腾挪,穿山越岭呼啸而过;远处即将出场的高铁车头架在高高的检查线上,此刻它们静静地等待,延伸而来的两条笔直铁轨,将它们引向征途……
70位摄影家的近700幅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画面记录、展现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兴工业、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国之重器大国工匠”中国摄影名家工业题材精品展板块,新中国工业成就亮点频现。“无数壮观、大气的场景,让冰冷的工业机器和工业制造过程有温度、有场面、有细节、有故事,准确把握和彰显了制造强国新的时代内涵,也艺术地呈现出了工业制造之美。”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主席王玉文一语道出现场观众的共同感受。
光影凝固了瞬间,但这些照片传递的力量却不止于形。
新中国70年的工业化进程历尽艰辛、波澜壮阔,一代代人不懈探索,最终成就辉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给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性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而这些内容都被一一收录在摄影作品中流芳百世。
工业建设浓缩时代精华
云海之中,山脊之上,错落有致的风车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气势恢宏,摄影师张伟用无人机记录下这些为湖南邵阳经济腾飞注入强劲动力的“天上的风车”,还原时代的真实模样。
在此次大展的作品中,制造业、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及民生方面的成就呈现出众多不同的面貌,持续引发人们的思考: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新时代将赋予工业怎样的历史使命。“我希望通过52位摄影家的138幅散发时代气息,或宏大或细腻的影像,试着表述新时代中国最具战略发展意义的三个区域化经济带——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崛起和发展;展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在全面振兴战略下的产业转型,城市和乡村面貌的变迁。”工业创造新时代板块策展人赵迎新如是说。
闪动的快门定格美丽,也记录下珍贵的历史瞬间。工业建设浓缩了时代精华,而摄影将其镌刻在历史记忆之中。“农业革命大约持续了3000年,工业革命大约持续了300年,全球科技变革只有约30年,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在一生中见证了如此巨大的变革。”赵迎新说,如今在新动能、高科技驱动下的中国工业变革,让旧工业时代以高炉、煤矿、锻造为主要产业的集约式工业城市逐渐消失,工业城市和农业地区的围墙早已不复存在。制造业的信息化、农业的科技化,跨产业、跨地域的融合发展,以及科技驱动下新动能的运用,构成了新时代中国从高速度走向高质量的发展特质。
劳动者的奋斗之歌
此次摄影大展,不只展现出中国工业的壮丽图景,同时也讲述着劳动者的奋斗故事,刻画出劳动的创造之美。冰冷的工业机器背后,活力四射的劳动者与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才是时代进步的动力之源。
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第一批旅客,人们在这个堪比艺术殿堂的巨型建筑中漫步,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畅快体验。而这一杰作的创造者们,却在功成之后隐去身影,投入到下一波建设中去。摄影师徐波用相机记录下一群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各色马甲的“艺术家”。摄影师希望观众能记得,“他们是共和国的建设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强盛,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艺术和美。”
70年春华秋实,离不开奋斗者的砥砺奋进,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努力,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凝聚成伟岸的“中国精神”。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板块,策展人许国希望通过数百幅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影像反映时代变迁,“从过去的一锹一锤到现在的大型基建设备,中国精神正不断激励着新时代的奋斗者,创造幸福家园。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时刻,我们为时代的奋斗者造像,记录他们奋斗的光影,定格一段段感动的瞬间。用摄影的魅力,讴歌中国力量,传递中国精神。”
(本报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