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那个总是把患儿唤作“我的孩子们”的“胡奶奶”走了。10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亚美因病辞世,享年95岁。
“没有什么比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更令我感到高兴的了。”生前胡亚美曾说。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在礼堂前告诉记者:“在生命的尽头,胡院士选择了将遗体捐赠给首都医科大学,她把自己的一生,完完整整全部献给了医学!”
“孩子的主要疾病谱在变化,我的工作就随之变化”
“每次有年轻医生进病房,胡老师总是要亲自为他们披上白大褂。”胡亚美的学生、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教授郑胡镛说,在她看来,这样的仪式感是在告诉他们:把医生的天职——救死扶伤的责任交到了你的手上,你便不应该辜负。
1924年4月,胡亚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富裕家庭。194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的胡亚美来到北京儿童医院的前身——北平私立儿童医院,成了一名儿科医生。
胡亚美曾说,我一直在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作坚决斗争,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孩子的主要疾病谱在变化,我的工作就随之变化。
20世纪50年代,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患儿比比皆是,胡亚美选择的第一个课题就是攻克缺铁性贫血。她多番采集血样,计算数据,总结出缺铁性贫血及大细胞贫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规律,制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这些研究成果向全国推广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营养性贫血治疗的经典论著。
1962年,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大批腹泻的婴儿涌入儿童医院。为此,胡亚美又把研究重点转向腹泻病。她和团队结合当时中国儿童的特点,制订了有效的输液方案,总结出“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给钾”的十六字输液要点,推广了关于补液的理论和各种脱水性质的补液方案,使该病的死亡率由20%下降到1%。
1976年,一份关于小儿白血病的调查报告深深地震撼了她——北京市城区1到5岁孩子的死亡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肺炎,第二位是恶性肿瘤;5到10岁,10岁到15岁,死亡原因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恶性肿瘤。而儿童恶性肿瘤中,列第一位的是白血病,约占恶性肿瘤发病数的1/3。然而,当时国内没有一所医院能治疗白血病,在许多人心中,孩子患上白血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眼睁睁看着活生生的孩子因为得不到救治而被病魔折磨致死,胡亚美感到了揪心的痛。虽然已经年过50,但她决心抓紧时间研究白血病,将孩子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1977年,胡亚美组织成立了血液专业组,开始了试验治疗。她每天详细记录病人的骨髓情况、血象变化等,再依据这些给病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为了尽量减少治疗的副作用,胡亚美带领专业组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孩子们测智商,一旦发现智力下降,就及时调整化疗剂量。这一独创的方法获得了成功。
在她的带领下,目前,这种过去被认为“不治之症”的小儿白血病的五年无病存活率已经超过了80%。几十年来,胡亚美治愈的白血病患儿超过1000名,数百名曾经患病的儿童上了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由她引领的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对白血病的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对我微笑着叫一声阿姨、奶奶,我就感到最大的满足”
在10月7日的东礼堂前,一位老人红了眼眶,他代表全家专门送来了一个花圈。他叫崔群柱,家住北京市原宣武区,几乎是胡亚美治疗过的小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1951年,9岁的崔群柱患上了粟粒性肺结核,此前,他的四个兄姐都因这个病而夭折,然而,他贫困的家庭却无力购买进口链霉素来治疗,当时还只是年轻医生的胡亚美了解到情况,就自己掏钱为他买药。后来下乡参加土改,她仍惦记着崔群柱的病情,专门委托科里的护士长为她代领工资并按时买药,最终崔群柱得以康复,并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
曾照顾胡亚美多年的保姆小李告诉记者,这样的故事在胡院士身上还有许多。“胡奶奶习惯把工资和稿费都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方便一旦有小患者需要就能及时拿出来,她常说:‘钱在我眼中微不足道。当我治好的病人脱离危险和病痛,对我微笑着叫一声阿姨、奶奶,我就感到最大的满足。’”
胡亚美有一本珍藏的相册,里面一页页都是她治疗过的小患者,每当有人来拜访,她常常拿出一张张照片眉飞色舞地讲述这些孩子的故事,她说:“这都是我的孩子们。”
有一名经胡亚美治愈的女孩,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但学校担心孩子的病还会复发,对录取有顾虑。胡亚美亲自前往学校据理力争,为孩子争取到了顺利入学的权利;有一位叫王小彬的小伙子6岁时患上了白血病,后来经胡亚美治愈。然而在谈婚论嫁之时遭遇了挫折,胡亚美以科学为小伙子做担保,后来,王小彬顺利结婚成家。
胡亚美把王小彬的全家福夹在相册里,没事时总要拿出来看一看;还有一位叫吴坤的白血病患儿,经胡亚美治愈后,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他专门为胡亚美设计了一件礼服上衣,每当重要场合,胡亚美总是穿在身上。
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李春华,9岁时得了白血病,经过胡亚美的治疗缓解后,一直健康生活。1996年,26岁的她生下一对双胞胎,她把这个喜讯写信告诉了胡亚美。胡亚美不顾身体不好、路途遥远,带着自己亲自挑选的礼物登门看望。她高兴地抱起双胞胎兄弟,紧紧挨着孩子的小脸,笑着说:“我又多了两个孙子啦!”
胡亚美的手腕上有很多针孔留下的瘢痕,这是早些年抽血留下的痕迹。有孩子得了黑热病,有的家长血型配不上,又没钱买血,胡亚美一看,血型正和自己的合适,她伸出胳膊,就开始取血,200cc鲜血就到了孩子的身体里。那时还没有点滴瓶,都是三头管,她就站在那里边工作,边输血给孩子。
郑胡镛告诉记者,胡亚美在每次听诊之前,都会用手把听诊器捂热,每次问诊过后,都习惯起身把家长和孩子送出诊室门口,诊室桌子上,从来不放水杯,因为喝水会耽误看诊的时间。“胡老师总是这样把孩子放在心上,虽然她从不会说‘你们应该这样’,但这些细节一点一滴影响着我们。”
就在不久前,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获批成立,首批全国儿童血液病定点医院和恶性肿瘤诊疗协作组名单被公布,胡亚美最为挂心的儿童血液病和恶性肿瘤诊疗力量进一步壮大,她曾说过,这是她的心愿与梦想。
斯人已逝。郑胡镛永远无法忘记,每当患儿康复,围绕在身侧喊起一声声“胡奶奶”,胡亚美脸上那孩童般灿烂甜美的笑容……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