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世界看中国】
在比利时,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位于埃诺省布吕热莱特,被誉为“欧洲最美动植物园”的天堂动物园。园内不仅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珍稀动植物,还有一座始建于2005年,是目前欧洲面积最大的“中国园”。此外,还有专门为2014年来这里旅居的中国大熊猫修建的5300平方米的“大熊猫天地”,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大熊猫“好好”“星徽”与他们在比利时出生的三个“孩子”生活在这里。中国园占地4.5万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园中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5年中国园兴建初期,园口处就竖起一座朱红色的“中国梦”牌楼,格外醒目。园内佛庙禅阁错落有致,水榭歌台依水而立,与极具浓郁中国水乡风情的回廊相映成趣。来自中国的大理石华表、石狮、铜钟与婀娜妩媚的盆景艺术品刚柔交错。野鸭、仙鹤在园中漫步,几声蛙叫、几记钟鸣,让游客仿佛置身中国南方水乡,全方位体验纯正的中国文化。园里的中国楼提供中国厨师烹饪的地道的中国菜,八仙桌、太师椅古色古香,灯笼、油纸伞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元素,跃动着中华传统的气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埃里克·董伯,一位痴迷中华文化的普通比利时人。
采访自然从天堂动物园说起。董伯说,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艺术史教师。他们二人喜爱中国的雕塑、绘画、诗歌和建筑艺术。他从小听父母讲中国的故事,知道了大诗人李白,阅读了《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从那时起就产生了一种割舍不掉的“中国情缘”。1992年,而立之年的董伯放弃了律师工作,筹资收购了一座荒废的僧院,开始创建“天堂动物园”。董伯说,世界各国文化不同,但人类的祖先都曾生活在“天堂”,那里没有战争和饥荒,平等、博爱,是所谓的“黄金时代”。创建一座“乐园”,种上各种鲜花植物、放养各种动物,至少能让人们忘记日常烦恼,感受到“天堂”的欢娱。
谈到修建中国园,董伯兴奋地说,从建园伊始就有修建中国园的想法,那是他的“中国梦”。1997年,他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看到了一座中国园,决心修建一座比这座园还要美丽的中国园。2005年,受董伯之邀,一只来自上海的中国工程队开始工作。2006年完成主体工程,而且每年都进行翻新和扩建。董伯骄傲地告诉记者,他对中国工程队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原汁原味”。2011年,园内重建上海“豫园茶楼”,二楼房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卯榫建筑技艺。据动物园统计,多年来,中国园不仅是最受欢迎的景区,而且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地”——让那些没有去过中国的西方人在这里感受中国江南园林。这些年来,许多中外机构在中国园组织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汉语桥”比赛、熊猫幼崽命名仪式等,让西方人在“原汁原味”的中国园内体验纯正的中华文化。童心未泯的董伯甚至在“中国园”的几棵参天古树上搭建了树屋。有时在园里工作晚了就在树屋过夜,“在鸟鸣声中晨起能俯视俊秀的中国园林,仿佛来到中国”。
董伯透露,他的“中国梦”很长。他还希望在中国园内修建一座金丝猴馆。他说,小时候读《西游记》喜欢上美猴王孙悟空。现在慢慢领悟到,美猴王陪伴唐僧西天取经,将佛教经典带回中国,这就是古代版的文明交流、文化互通。他坚定地说,如果在中国之外有一个地方配得上安置金丝猴,那就是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他表示,如果金丝猴来到天堂动物园,他会给游客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到过中国20多次的董伯感悟颇多。他说,2014年春,习近平主席访问比利时,来到动物园参观,他与习主席一起在“中国梦”牌楼下合影。中国园的牌楼和茶园的铜钟从2005年起就镌刻着“中国梦”三个字。“中国梦”是他个人的理想,是他对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推崇和热爱。除此之外,董伯还在中国园另一个关键位置放置了一尊“秦始皇”雕像,昭示着大一统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董伯谦逊地说,他知道习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己的“中国梦”是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个“小小的梦”,习主席的中国梦是宏观和伟大的中国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他说,习主席的中国梦具有世界意义,主张团结和平与共同发展,在国际关系中求同存异,相互包容,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中国梦一定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董伯认为每次到中国都有新的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整体的,中国人勤劳进取,一方面对未来充满希望,另一方面脚踏实地地工作。中国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说,接触到的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豪,充满自信,与一些国家形成鲜明对照。董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他到中国参加过“一带一路”论坛,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也和许多东西方人士交谈过。在他看来,中国希望重新打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让沿线国家都能够享受到投资与贸易带来的互利互惠和双赢的成果。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在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本报布鲁塞尔10月8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