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

    那些影片,开启主流电影的市场空间

    作者:黄建新 本报记者 牛梦笛 通讯员 胡锦雯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12版)

        现在年轻一点的观众认识我,基本上是通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这三部作品以及《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十月围城》等影片。

        《建国大业》拍得最早,当时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为一部献礼片,怎么才能让当下的观众爱看?这个问题我当时想了很久。我觉得要用商业电影的思维、按顶级大片的规格去拍,才有可能拍得好看。由此,《建国大业》一举夺得当年内地电影票房冠军。后来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制作的,事实表明这两部作品的市场和口碑也都不错。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决胜时刻》主要想带领观众重温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香山度过的那段不平凡的光辉岁月。这部电影通过各种生活小细节塑造了领袖们鲜为人知的侧面,让伟人的形象更真实、更亲切。担任《决胜时刻》导演之外,我也担任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总制片人。

        目前,我国涌现了众多大题材、大制作的影片。这些影片都离不开庞大的电影工业来支撑,像《我和我的祖国》在拍摄中就涉及2015年“九三阅兵”时女飞行员驾驶战斗机接受检阅的画面。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持,没有电影工业的必备条件,这部作品很难完成。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电影工业7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优秀电影作品的不断涌现奠定了基础。

        总之,遵循艺术规律、市场规律、技术规律,把电影拍好看,是一个导演最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应该是每一个中国电影人最重要的使命。

        (作者:黄建新,系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本报记者牛梦笛、通讯员胡锦雯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