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

    863计划:家国情怀 使命担当

    作者:杜祥琬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10版)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是科学家的战略眼光与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凝练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需求。1986年国务院组织了全国200多位科学家对计划建议进行了大半年的论证,在我国科学技术需要急起直追的年代,863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

        30多年的实践表明,863计划各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我所参加的激光技术领域就是一个例证。1999年,当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时,我国著名光学家、也是863计划的发起人之一王大珩先生给大家讲了这样一段话:“曾有人提出怀疑,这个项目该不该继续搞下去,经过全国范围的论证,肯定了这个项目在激光领域的前沿地位,坚定了信念。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现在的成果,这是很大的创新。”我还有一点深刻的体会: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来自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例如: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线性与非线性效应,它在高能激光系统的多个环节对光束质量这个生命线有重要影响。

        863计划是改革开放时代国家的重大科技计划,其管理运行机制具有科技体制改革的显著特征。1985年中,国家发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紧接着问世的863计划贯彻了这一决定的精神,由跨部门、有优势的研究单位联合组成领域的研究团队,由不同单位的优秀科学家组成专家组,负责领域(或主题)的实施,把国家主管部门的战略决策、专家组的技术和管理决策与行政单位的支持保障相结合,同时,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和国家战略目标指引下的协作机制相结合,把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相结合,提高了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863计划也传承了“两弹一星”的成功之道:以实现国家目标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全国一盘棋,建设“国家队”,大力协同;学术民主、建设纠错机制,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2016年,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863计划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是我国新时期满足国家发展需求、适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适时之举、关键之举。科研组织形式随着时间在变,但是,从“两弹一星”到863计划,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特征;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灵魂。精神建设是我们科技队伍建设的灵魂,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文化保障。这种精神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非常硬的软实力,是物质不可替代的力量。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用以武装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实现“世界科技强国”这一新的奋斗目标的精神长城。

        (作者:杜祥琬,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