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在70年的发展演进中,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既以大批的精品力作和大量的艺术形象,铸就了文学的历史辉煌,也以形象的艺术方式,负载了人民的心声,传达了时代的情绪,讲述了至为感人的中国故事,书写了最为动人的共和国史诗。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发出了“为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与人民文学艺术的建设而奋斗”的大会宣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青山林”(《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山乡巨变》《林海雪原》)等一大批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纷至沓来,以持续性的丰收和标志性的成果,形成了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生活题材小说创作的双峰并峙。
改革开放初期,《伤痕》《班主任》等作品带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思潮;《哥德巴赫猜想》《乔厂长上任记》等作品,把艺术的镜头移向新生活、新人物,在捕捉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新变动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时代新潮的先觉与先倡。
1979年10月,文艺界召开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得以确立,极大地激发了文学艺术家的激情,调动了文艺界创作的积极性与生产力。1982年,中国作协根据茅盾先生的文学遗愿,正式设立了专门表彰优秀长篇小说作品的茅盾文学奖。1983年,中国作协分别举办新诗、报告文学、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全国性评奖,也就是“鲁迅文学奖”的前身。这些重要文学奖项在奖励已有的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激励着更多更好的文学新作不断问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生活的新变,信息科技的发展,文学领域相继出现新的文学现象和新的文学形态。这主要表现为长篇小说的不断兴盛与网络文学的长足崛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成果丰硕。其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1993年前后由陈忠实等人的长篇小说构成的“陕军东征”现象。由此开始,长篇小说每年都有几百部的增量,到2000年上升到1000部以上,2017年开始达到上万部,并成为衡量作家个人创作和年度文学成果的主要标志。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刘慈欣获得雨果奖,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事件。
经由新世纪头十年的蓄势,网络小说经由“类型化”方式找到自己的路向,由此得到极速发展。目前的网络文学,以原创小说为基础,已构成与影视、动漫、游戏等艺术形式相互联动的产业链,成为当下文艺生活中最具活力、对文学受众影响也最大的文学板块。
共和国文学的70年,在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的过程中,使自身获得了无限的生力和充沛的活力,而文学的这种与时俱进和继往开来,又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白烨,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