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9日 星期日

    沉甸甸的收获 甜蜜蜜的幸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作者:本报记者 刘江伟 周世祥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9日 05版)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摆起长龙宴。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为小康示范村。新华社发

        山西省柳林县贾家垣乡曹家沟村村民冯探贵在收割扫帚草。2019年,曹家沟村种植扫帚草270亩,预计产量可达到14万株左右,产值超过80万元。新华社发

        江西省万安县果农在采摘成熟的井冈蜜柚。井冈蜜柚是万安县的特色产业,2019年蜜柚丰收,产量预计突破1800万斤。新华社发

        在河南兰考黄河滩区易地搬迁扶贫社区谷营镇姚寨新村社区,居民黄玉英展示搬迁前的老房子照片。新华社发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生活场景。

        “的确良”衬衣展示。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场景。

        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一群青年扶贫干部走村串户摸底调研。新华社发

        三个家庭场景变化,浓缩了70年的民生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世纪50年代,一张土炕、一盏煤油灯、两三件家具,几乎是一个乡村婚房的全部家当。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一户城市家庭内,电视、冰箱、电风扇、缝纫机成了“标配”。进入新时代,走进普通的居民住宅,宽敞的客厅,齐备的电器,处处透出幸福与安逸。

        走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展厅,处处都是“变”的气息、“新”的印迹,民生改善带给人们的幸福感,镌刻在每块展板上,每个时光坐标里。

    1、民生兜底  织就一张社会保障“安全网”

        一张温情脉脉的照片吸引观众驻足。

        20世纪70年代,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患病得到救治,周围的人流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王桂珍到社员家里送药的情景。

        “什么是‘赤脚医生’?”有观众问。“‘赤脚医生’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他们利用‘一根针,一把草’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讲解员回答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卫生机构和卫生设施少之又少,天花、鼠疫、血吸虫病等地方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健康。

        一群经过简单培训、没有编制的“赤脚医生”,凭着简陋的医药设施,走家串户,担负起了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温暖了数亿中国人的心。

        随着时光的穿梭,“赤脚医生”早已成为历史名词。“2002年10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6年2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块块展板,记录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一条致力于让近14亿人过上美好生活的健康中国之路正在铺就。

        生病不愁,养老也无忧。一张黑白的照片,虽不起眼,却标注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大步。1992年,沈阳市企业退休职工在领养老保险金时,笑容满面。

        成效的背后是国家精准施策。1991年6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探索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2009年9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开始。2014年2月,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5.24亿人。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持续改善,彰显着党和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个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织就了一张民生保障“安全网”。2016年11月,中国政府获得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的“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展现出社会保障事业的大国担当。

    2、扶助贫困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成就展上,展出了一张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照片。那次会见,首次提出了“小康”目标。

        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是中国人念兹在兹的共同梦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也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大规模减贫历程。

        1982年12月,“三西”农业建设专项扶贫计划启动,拉开了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序幕。

        1986年5月,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专责推进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第一个扶贫改革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正式成立。

        1994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象、措施和时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扶贫的步伐,蹄疾而步稳。

        整齐划一的楼房、干净宽阔的街道、来回奔驰的汽车……展板上展出的“今日闽宁镇”照片,很难让人想象那里曾经是戈壁荒滩,“空中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砾满地跑”。

        199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启动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福建与宁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将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地区困难群众搬迁出来。闽宁镇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脚步,实现了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凤凰涅槃。

        目前,东西部扶贫协作已经形成东部9省市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支援西藏和新疆,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区和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的局面。

        脱贫之路,脚步不停。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告别贫困的号角频频吹起。成就展标注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设立扶贫日、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等一个个重要节点。

        一张十八洞村的照片,让石登高注视良久。他是湖南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工作队队长,作为“最美职工”代表前来参观成就展。“你看,这就是我们村。”他回头边跟记者说,边拿出手机拍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随后成为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激发内生动力,在干部群众的努力下,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布退出贫困村。

        十八洞村是我国扶贫成就的一个缩影。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我国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党中央给人民的庄严承诺。新时代的追梦人,脚步从未停歇,在摆脱贫困的路上,将谱写改天换地的壮丽篇章。

    3、美好生活  让人民有沉甸甸的获得感

        “屹立东方”展区,十余件“的确良”衬衣摆放在玻璃展柜中,有格子的、条纹的、斑点的,花色各样。

        时光被拉回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随着上海石化等工程相继建成,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以化纤为原料的“的确良”。“的确良”,这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解决了生产棉花与粮争地的问题,也改善了老百姓的衣着状况。

        勾起观众回忆的,还有一组全国各地的粮票。作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粮票在中国百姓的生活中使用了40多年,直到1993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背后,折射出粮食从供给制向商品化的转变。

        钟表、录音机、电视机……展厅中的一件件小物件,见证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伟大变迁。

        从一衣穿多季到一季穿多衣,从填饱肚子到舌尖上的享受,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优其屋,从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到千里之地一日还……历史证明,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沉甸甸的。

        充足的粮仓、饱满的果实,农民丰收节的场景,吸引观众围观拍照。2018年,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而展览开幕次日,正值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群众正努力播种辛劳、挥洒汗水、收获幸福。

        从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到农村环境治理,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善和发展民生的生动例证。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3.9%降至2018年的28.4%,城乡居民已从基本的吃穿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升级;国内旅游人数从1993年的4.1亿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55.4亿人次;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文化机构每年开展活动近200万次,服务群众达五六亿人次……

        走出“时光隧道”,一艘在蓝天碧海中搏击的航船模型正扬帆远航。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引领中华民族这艘巨轮驶向伟大复兴。

        (本报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刘江伟、周世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闫汇芳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