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8日 星期六

    春天里的和煦阳光

    ——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诞生记

    作者:冯长春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8日 15版)

        【伟大的祖国,难忘的歌声⑧】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看到这熟悉的歌词,不少读者朋友的耳边一定会回响起《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那优美抒情的旋律,脑海中也一定会浮现出那部充满欢声笑语的电影《甜蜜的事业》。那些闪耀着爱情和理想光彩的音符与画面,也一定会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40年前那些改写历史、拥抱新时代的巨大喜悦当中。

    “听众喜爱的十五首广播歌曲”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拉开,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从1979年的春天开启了。

        1979年,也是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文学艺术的发展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朦胧诗、现代绘画、抒情歌曲、通俗歌曲、新潮音乐等各种新的艺术样式迅速崛起,此后的80年代真正成为“百花齐放”的时代。

        正是有感于这种时代大潮的涌动,1979年底,《歌曲》杂志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发起全国范围的“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短短20天收到25万张选票。1980年大年初一,获奖结果公布,15首获奖作品几乎清一色是抒情歌曲,按照得票多少,分别是:《祝酒歌》《妹妹找哥泪花流》《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太阳岛上》《大海一样的深情》《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洁白的羽毛寄深情》《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再见吧,妈妈》《绒花》《泉水叮咚响》《青春啊青春》《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和《永远和你在一道》。“拨乱反正”的几年间,关于抒情歌曲创作经常能听到要不要“戴上革命的帽子”的争论,这15首歌曲,显然与过去那些“高快硬响”的革命歌曲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获奖结果引发了新旧观念的碰撞乃至交锋,为此,1980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的题为《歌唱人民的心声——写在“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之后》的评论文章,指出“人民群众对音乐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既需要激情充沛、能调动起千军万马的战斗力的歌曲来鼓舞斗志,大干四化,也需要感情细腻的抒情歌曲来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还需要在紧张工作之余能给他们以休息和娱乐的轻松愉快的作品,这都是不可偏废、不能忽视的群众的需要”。

    放飞青春与理想的歌声

        在前述15首获奖歌曲中,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的两首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同时入选。

        《甜蜜的事业》由周民震编剧,谢添导演,1979年3月拍摄完成。故事发生在南国广东甘蔗之乡,一群村民响应国家号召,摈弃男尊女卑思想,实行计划生育,积极投身四个现代化建设。剧中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事业:美丽动人而又充满理想的女主角唐招弟,热心支持人称“土博士”的爸爸“唐二叔”从事甘蔗芽片育秧实验,为科学化甘蔗种植作贡献;深爱着唐招弟的憨厚帅气的男主角田五宝,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糖厂司机;五宝的妈妈田大妈则是一个工作积极、开明热情的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员;招弟的妈妈“唐二婶”的“事业”,似乎就是不生儿子绝不罢休。生儿育女的现实生活与满怀事业心的理想主义,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而富有个性,片头的动画设计和剧中的一些滑稽镜头,有意突出了轻松的喜剧风格。特别是对恋爱中的招弟和五宝一起憧憬未来的甜蜜场景的表现,虽无今日影片中常见的卿卿我我的镜头,但两人快乐地互相追逐、手拉手跳起圆圈舞的场面,在当时还是非常开放的,大胆地表现了“甜蜜的爱情”。影片的上映,让唐招弟的扮演者李秀明迅速成为明星,随处可见她清纯秀丽的画报。

        作为插曲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在片头音乐中就展现了优美动听的旋律。影片第一个镜头,就是司机田五宝一边开车一边愉快地放声高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这样的歌声来自一个糖厂工人,歌词中夸张的对比手法让观众对“甜蜜的生活”充满向往。

        “作品完成于1978年,虽然‘文革’已过,但极左意识犹在,爱情歌曲仍未解放,谢添同志是在压力下冲过雷区。歌曲迅速传开,而且传唱几十年不断,至今于淑珍八十五岁仍在演唱,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祖国阳光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作曲家吕远至今难忘当年的情景。

        今年90高龄的吕远是辽宁丹东人,从小喜爱音乐,20世纪50年代初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音乐,后来长期担任建政文工团和海政文工团专职作曲。作曲家唐诃生于1922年,原名张化愚,河北易县人,2013年去世,是一位军旅作曲家,曾长期担任战友歌舞团专职作曲。

        1978年初,北京电影制片厂决定由谢添导演将话剧《甜蜜的事业》搬上银幕。吕远和唐诃在1962年同谢添合作过喜剧片《锦上添花》。时隔十多年,这部影片让他们仨再次合作。

        影片里这两首插曲,有一首是纯爱情内容,为强化影片的主旋律风格,他们把歌词改了几句,加上了“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雨,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以及“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等。

        对于音乐,谢添要求他们出一点新,最好不用当时大家熟悉的音乐伴奏。谢添还说,就用那个“嘣嚓嚓”“嘣嚓嚓”的节奏。吕远知道,他是想要舞曲风格。经过反复琢磨,吕远和唐诃决定写成三拍子圆舞曲节奏,他们还颇费周折地专门找来会弹夏威夷吉他的乐手,并从中央乐团借来一台电子琴进行录音。要知道,当时“文革”刚结束不久,现在想来一切都那么令人感慨。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一首两个乐段的歌曲,明朗的大调式,轻快的圆舞曲节拍,适于一般音乐爱好者歌唱的中声区音域。歌曲伴奏连同影片中的所有配乐,使用了当时最时髦的电声乐队。

        歌唱家于淑珍生于1936年,河北东光县人,是一位在工厂里成长起来的歌唱家,曾长期任天津歌舞剧院独唱演员。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广,能够驾驭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特别擅长抒情歌曲的演唱。

        有一次,她在北京演出,吕远被她独特的嗓音所打动,表示以后有机会要与她合作。所以后来于淑珍成为演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不二人选。以为之前于淑珍演唱的歌曲大都是民乐伴奏,《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伴奏是电声乐队,这让她颇为紧张,不过很快她就融入其中了。1984年的春晚让这首歌大放异彩,也让于淑珍家喻户晓。

        整首歌曲结构规整,情感真挚,朝气蓬勃。集体创作的歌词和吕远、唐诃谱写的旋律,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至今听来都是一首词曲俱佳的优秀之作。尽管不难看出当年“给抒情歌曲戴上革命的帽子”的观念对歌词创作产生的影响,但相信今天60后70后的朋友们依然能从这放飞青春与理想的歌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时代的美好回忆。这种饱含理想与激情的乐观主义精神,值得每一代年轻人去热情拥抱和纵情歌唱。

        音乐是时代的回声,也是历史的记忆。40年前引领一代歌风的音乐家和他们的歌曲作品,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旋律与动听的歌声,这些插上翅膀的音符和1979年春天里的和煦阳光,将会长久地回荡在我们的脑海,照耀着我们的心田……

        (作者:冯长春,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