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惠民、利民、为民,建设美丽中国

    作者:黑晓卉 郭立宏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7日 16版)

        【光明论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建构了中国化生态思想的分析范式、打造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遵循,而且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永恒思考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既是对自然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实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每一个新理论新思想都是基于对时代问题的关切而产生的,也会随着时代问题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体现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无论是主政浙江期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理念,还是主持中央工作后对美丽中国建设进行的战略部署,都是对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实现绿色化发展目标的理论构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惊人的“中国奇迹”。但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象日益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依据他从梁家河到美丽中国的生态理论与实践,全面审视了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双赢发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如何构建和培育生态文化、如何走好生态发展之路以及如何实现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等理论问题,贯穿了他从地方到中央整体从政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既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顺应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热切期待,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了“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等论述。这些论述无不把生态文明思想的主体指向“人”,体现出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构成了其生态文明思想演进的内生动力,彰显了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新境界。

        总之,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发展“为了谁”,回答了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能够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情怀,推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破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大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发出的时代之声,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的重大理论成果。

        (作者:黑晓卉,系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郭立宏,系西北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