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义无反顾、矢志不渝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新中国成立的7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70年,从独立自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社会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新征程。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让中国社会真正全方位站起来
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后,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历史“换了人间”,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时的“站起来”主要是政治上的“站起来”,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守初心,担使命,让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真正“站起来”,中国共产党还必须继续“赶考”。
全方位站起来,制度保障是最根本的保障,制度建设是最基础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了“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全方位站起来,国民经济一定要尽快发展起来。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经济十分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所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以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开始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经过五个“五年计划”的接续发展,中国不仅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拖拉机等,更是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把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因为物质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独立导致的被动状态彻底抛到了身后。
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没有强大的国防是难以想象的。尽管我国经济极端困难,中国共产党还是带领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独立研制“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在浩瀚的太空奏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当时的国际环境迫使中国要用大量财力物力维护国家安全,尽管全国人民需要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有了质的改善。全国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952年的62元增加到1976年的125元,城市居民同期从148元增加到340元。基本医疗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这样的历史自觉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让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富起来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凸显为时代主题。全面站起来的中国社会开始了迈向富起来的历史新征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在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下,中国社会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走向富起来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明确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快速发展造就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像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以和平的发展方式保持40年不起伏不间断的高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我们看一些标志性的事件: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国;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结出的丰硕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还认识到,走向富起来要解放思想,遵循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富裕不可能齐步走。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共同富裕。从1979年开始,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地区逐步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使越来越多的人和地区走上富裕之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一些先行改革的试点企业和城市也在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下,快马加鞭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发展态势。我们再看一些标志性的事件: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目标,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目标,2002年在总体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所有这些都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坚实物质基础。
作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让中国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中国社会迎来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飞跃。这就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交出的亮丽答卷。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华民族以昂扬姿态强起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一历史方位既为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集中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是补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至1660万人,这些贫困群体也将在明年全部脱贫,所在贫困县全部摘帽。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致力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更注重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致力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满足新期待。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内容更广泛,不仅关注“有没有”更关注“好不好”;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客观的“硬需求”的全部内容,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等这些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变的初心需要通过变化的发展理念、变化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并以此统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脚踏实地,从细处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更不忘初心,从大处着眼,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让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更加充分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坚守初心和使命,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哪怕再难也要义无反顾。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旗帜鲜明地指出:“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革命性锻造,保证了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即将达成,中国社会“富起来”的历史任务即将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做出重大战略调整与战略部署,着手擘画“强起来”就成了势所必至、理所当然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的战略,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这也是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坚持与发展。
当年“三步走”战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两步走”的实现时间没有变,现代化目标的标准却在提高。首先是把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第一步走的目标提前到了2035年,到2050年的第二步走的目标则提升为“全面现代化”,从“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而且全面现代化的内容也更加全面,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又加上了“美丽”这一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崇高实践品格。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初心更坚定,使命更自觉。带领着中国社会昂首阔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辛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