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内第一条非标智能制造装备柔性装配线,搭建国内第一个汽车生产线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与诊断平台,得到国内外超过15家汽车厂商的认可。这样的成绩,对于一家成立不过10年的企业而言并不简单。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与董事长姚维兵聊起了他的创业故事。
2002年,大学学习汽车专业出身的姚维兵,进入了当时的广州本田。彼时正好为广州本田发展最迅速的时期,2003年第20万辆轿车下线,2006年第50万辆车下线,广州本田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累计销量达到50万辆的第一个中高档轿车品牌。
“2003年,企业引进了第一台自动化机器,随后引进了多车型共线柔性总拼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让我对这个最复杂、最核心的设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意识到国内外生产的巨大差异。”姚维兵回忆道。
带着通过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甚至做得比进口设备更好的初衷,姚维兵在2008年创业后,带领团队从研究各国的主要柔性总拼系统产品开始起步,研发国产的多车型共线柔性总拼系统。2015年,前后经历多年时间,累计投入超过2000万元,明珞完成了第三代多车型共线柔性总拼系统。
“明珞现在可做共线生产7个车型,随机切换车型只需要8秒钟。”姚维兵告诉记者,明珞的柔性总拼系统替换了进口设备,还因为生产线更加稳定,生产效率更高,公司被客户评为年度唯一的优秀设备供应商。
创业之初,明珞公司只有15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最初的两三年里,姚维兵和他的团队大都是承接技术服务外包的工作,每小时服务费只有几十元,一个项目下来也不过赚几百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十分注重技术为先的姚维兵仍坚持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公司规模小,花这么多钱在这些超前的、其他大厂还没有应用的技术上,有没有必要?我们能否收回成本?”当初随姚维兵一同创业的刘先波告诉记者,对于姚维兵的发展战略,团队也曾有过担心和质疑。
在公司拿到首笔1800万元的融资后,除了增添生产设备,姚维兵将大部分钱投入到了总拼系统的研发当中。全国第一个激光焊接研究应用中心也同时在明珞成立。近三年来,明珞研发投入高达1.3亿元,公司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超过200项。
“在国内的全球汽车装备供应商中,以明珞目前的体量应该排在第3-5名。明珞不会做智能制造之外的事情,只聚焦在汽车车身制造的主业上。我的目标是做汽车车身装备细分领域的全球第一,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车身焊接工装设备公司。”谈及未来,姚维兵目标明确,信心坚定。(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