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联合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9—前128年张骞出使西域,先后经匈奴、大宛、康居,抵达月氏、大夏,被誉为“凿空”,这是古丝绸之路全线贯通的标志性事件。
月氏是牧业发达的“行国”,也是当时中亚大国,有人口40万,骑兵十余万。其疆域东至帕米尔,北至西天山,西北至铁门关,西至阿富汗西北部,南至兴都库什山。康居在月氏西北,位居丝绸之路北道要冲,国力与月氏相当。其疆域东至楚河,西北至锡尔河下游,西南至阿姆河,南至铁门关,东南至恰特卡尔—库拉马山;范围包括了今哈萨克斯坦南部、乌兹别克斯坦的北部及中西部。
西北大学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自2009年起组队赴中亚考察,2013年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2015年又与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签署了联合考古的长期合作协议。
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南部、卡什卡达里亚州东北部、苏尔汉达里亚州境内的西天山山前区域进行了系统调查,基本掌握了该区域古代遗址的分布状况。
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乌联合考古队发掘了撒马尔罕市西南20公里处的撒扎干遗址,共发掘小型墓葬5座、居住遗迹两处、大型墓葬1座。小型墓地表有圆形土石混筑封堆,封堆下墓圹有竖穴土坑和偏洞室两种形制。竖穴土坑墓或带生土二层台,其上铺盖泥砖。死者人骨大多头向北,个别头向南;大多为仰身直肢葬式。随葬品包括无耳平底的陶壶和陶罐、铁刀、铁带扣、铁环、刻纹骨管。发掘的大型墓地表有直径40米、高约4米的圆形平顶土封堆,其下有两座大型土洞墓M11-1和M11-2。M11-1时代较晚,封堆就是属于M11-1的。M11-1呈南北向,它的竖穴墓道长10米、宽3米,其南段带7级台阶,北段为斜坡并带生土二层台。在墓道的北壁掏挖甬道和洞室。墓道和甬道之间用泥砖砌墙,并立木柱封门。洞室底部平面为正梯形,葬具和人骨保存情况很差,死者个体数、葬式、头向不清。在洞室内发现65件小金器,包括金管、金泡、金环、金带扣,还有带耳红陶罐和铁棺钉。根据这些遗物,推测该墓地年代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
撒扎干遗址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它同时期且面貌一致的游牧文化墓葬,之前在撒马尔罕盆地已有发现,比如考克特佩和奥拉特墓地。前者在撒马尔罕市西北27公里,是1996年发掘的一座贵族妇女墓,出土了陶罐、铜鍑、汉式四乳四虺纹铜镜;后者在撒马尔罕市西北53公里,20世纪80年代发现有9座墓葬,出土了著名的马蹄形骨带扣,刻有两军厮杀的图案。其实,同类墓地在泽拉夫尚河下游、阿姆河下游、锡尔河中游、塔拉斯河流域均有分布,其年代范围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这类墓地说明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及中西部,分布着一种以“端室墓”(洞室开在墓道一端)为代表性特征、以陶扁壶为典型器物的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范围和空间分布与文献记载的康居相吻合,应该就是古代康居的文化遗存,可以命名为“康居文化”。
2017—2018年,中乌联合考古队发掘了苏尔汉达里亚州拜松市南郊拉巴特墓地,共发掘小型墓葬94座。该墓地现存墓葬百余座,大部分被村民推土破坏。墓葬形制清楚的多为偏洞室墓,还有少量竖穴土坑墓。偏洞室墓有南北向竖穴墓道;洞室皆开在墓道的西侧;墓道下部填充石块或泥砖,或兼有封门功能。死者为头向北的仰身直肢葬式。随葬品包括镜、簪、针、铃、耳环、戒指、手镯、牌饰等铜器,盆、钵、杯、罐、壶等陶器,剑、镞、环、带扣、削刀等铁器,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的串珠,以及金箔饰片、骨器、海贝等。女性墓多出装饰品,其中费昂斯吊坠包含地中海因素;男性墓多出武器。可以推测出,墓葬年代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
拉巴特墓地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同类墓地之前在塔吉克斯坦西南部、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土库曼斯坦东部已有发现,比如塔吉克斯坦贝希肯特谷地的图尔喀、阿鲁克陶、考库姆墓地,吉萨尔盆地的土布—哈那墓地,乌兹别克斯坦舍拉巴德市的提拉布拉克墓地,泰尔梅兹市的阿依塔姆墓地,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北岸的巴巴沙夫墓地。它们与拉巴特内涵相近,年代范围亦有重叠,大致在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早中期。这类墓地说明当时在北巴克特里亚地区分布着一种共性很强、面貌特征一致的考古学文化。该文化以南北向偏洞室墓和头北足南仰身直肢葬为代表性特征,流行单或双耳罐、高足杯、碗等轮制红陶器,与其他地区文化差异明显。该文化时空范围、特征与文献记载的月氏较为吻合,应该就是古代月氏的文化遗存,可以命名为“月氏文化”。
通过对撒扎干、拉巴特墓地的发掘,梳理相关学术史,比对周边同类资料,识别并确认《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中亚康居和月氏的文化遗存,廓清了这两类文化的特征与分布范围,是我国考古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探索,张骞到过的那些中亚古国的神秘面纱陆续被揭开,其真容将逐一显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梁云,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