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斯霞:终身许给少年儿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周绍懿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3日 04版)

        斯霞 新华社发

        她是一名小学教师,执教68年,为我国小学教学和国家小语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曾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是对学生的母爱。”

        她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原教师斯霞。

        1927年,17岁的斯霞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教国语、算术、常识。在旧社会,小学教师的地位很低,不少教师选择另谋生路。在斯霞的人生历程中,好几次出现了可以找到“更好的岗位”的机会,她放弃了;好几次遇到过失业的威胁,她仍然向着小学教师这一行;晚年,领导要她当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她不肯就任,拖了两年,还是坚决辞去了。

        始终坚持做教师,斯霞用一生践行着初心。1958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在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一年级班进行小学六年改五年的试点,斯霞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担任试点班的班主任。她认为既要缩短一年学制,又不能增加教学时间,只有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上改革。

        斯霞将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的小学教材都找了出来,根据儿童的生活认知进行改编,删掉重复的部分,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她从不采用延长学习时间的办法,而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力求将课讲得生动活泼。

        在教学方法上,斯霞采用分散识字的方法,总结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教学”的方法,教生字和新词由此变得自然,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也更容易接受和巩固。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都被斯霞收录在自己的著作中,她著有《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经验选编》等书。

        在学生们的心里,斯霞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的床铺,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

        任教南师附小时,因为校门口地势低洼,每到下雨天,校门口便成了一个大水塘,为了不妨碍孩子们上学,斯霞总是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把孩子们一个个背过来;放学了,又把他们一个个背过去,再看着学生们安全离去。

        “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的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会感到温暖。”这是诗人臧克家为斯霞所作的诗,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深深回味。(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周绍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