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8集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后,好评如潮。该剧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的故事。剧中将工农红军经历湘江战役的惨败,翻越老山界进入湖南通道县再次深陷危机,危难时刻听取毛泽东的建议,避敌锋芒转兵贵州,先后在黎平、猴场等地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渡过乌江,攻占遵义,再次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解决了组织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又通过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进一步落实遵义会议决议,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新的领导集体带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临贵阳、西进云南、北渡金沙,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等历史进行了再现。
人们对这段历史不陌生,对相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也多有接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广电总局近百部优秀作品中,《伟大的转折》率先播出,足以说明其在艺术上和思想内容上实现了超越,在现实意义上特别重大。
该电视剧充分利用现代影像的声、光、电,真实地反映了湘江战役的惊心动魄、强渡乌江和四渡赤水的波澜壮阔,其制作精良,战争画面宏大,让观众看到了先烈们为实现理想付出的流血牺牲,不仅为观众再现了历史事实,而且能唤起观众对英烈的缅怀。
这部电视剧的创作者在充分吸收中共党史和长征史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用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了那段与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历史风云,揭示出了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不忘来路,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前没有听取毛泽东的劝阻,最终导致了重大的损失,渡过湘江之后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得以避免更严重的灾难。在从湖南通道到贵州遵义的征途中,中央政治局也在不断的反思和检讨。该剧详细地铺叙了遵义会议前后红军主力部队的艰难困苦。这种铺叙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有力地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在斗争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更不能违背基本史实。但是,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客观书写,书写既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对事实的解读。不同的时代,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解读。该剧把叙事重点放在为什么要召开遵义会议、为什么能够成功召开遵义会议和为什么遵义会议精神能得以坚决贯彻。从这部剧中不难解读出,错误的路线和决策会断送革命成果,英明的领袖会使领导集体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健康的组织是决策得到贯彻的保障。其次,我们从这部剧中还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道路中伟大的人格魅力:毛泽东同志虚怀若谷,周恩来同志勇于解剖自己,王稼祥和张闻天同志敢于坚持真理,博古同志胸中有大局……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纠正错误,使党和红军的命运转危为安,就是因为他们坚守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工农红军在跌入低谷时仍能坚持前行,靠的是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理想信念。初心聚集革命力量,初心推动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前进多远都不能忘了初心。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次伟大转折。实现转折、结束“左”倾路线的关键,是一大批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长征,长征不只是要面对艰难的跋涉,更是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和信仰。在此刻,中华民族已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重温遵义会议的历史,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再次焕发生机,这应该是《伟大的转折》创作和在央视播出的初衷。
(作者:兰东兴,系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