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7日 星期二

    重温革命文化,坚持实事求是

    作者:赵明昊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7日 16版)

        经过28年血与火的淬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1949年站上了历史新纪元的起点。不忘所出,方知何往。为不断前行的征程补足精神给养,以历史观照当下、指引未来,不啻为一种好的选择。铭记革命岁月,重温实事求是等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都将使我们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汇聚强大的战斗力。

        把时间拉回1920年。中国虽然已经赶跑了皇帝,但整个国家似乎仍徘徊在崩溃边缘。两次复辟、军阀混战,南北相争、民不聊生,有识之士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焦虑感日甚一日。为深入了解群众,当年1月李大钊号召和组织了北京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到人力车工人居住区调查,悲惨境况令“大家相顾失色,太息不止,都现出一种极伤心且不平的样子”。在这种社会危机深重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顺应时势地诞生了。这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的动机不是来自琐碎的个人欲望,而正是来自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关注国情、心系人民,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1927年是血色的。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蚀骨之痛中清醒过来,肩负着逝去同志的期许,用星火之光点亮革命之路。当年十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但是,由于僵化理解理论,致党内左倾错误频现。中共湘南特委代表来到宁冈,批评根据地工作太“右”,没有执行“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而其作出的改变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很大损失。要站稳脚跟、继续革命,就要解决“拿不住中间阶级”的问题。基于深入调查研究和对国情社情的深入洞察,毛泽东同志在红四军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给出了“保护中小商人利益”的提案,指出蒋介石集团是买办豪绅阶级代表,不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致力于团结争取大多数,“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开始萌发枝芽。

        1941到1942年是抗战中极为艰苦的时期。一方面,日军将巩固占领区作为重点战略实施;另一方面,国民党加大对抗日根据地的打击削弱力度。为克服经济上出现的困难,抗日根据地推出相应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两次毛泽东“挨骂”的故事。经过调查发现,群众有怨言,归根结底在于“公粮太多”“负担太重”,甚至还有干部多吃多占的情况。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既要反对不顾抗战需要而片面强调减轻人民负担的观点,又要反对不顾人民困难、“竭泽而渔”式进行经济工作的观点。随后,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农民所交公粮占总收获量比重有所下降,长期抗战也有了储备充足的物资。适时顺应客观形势发展变化而进行调整,以理论创新适应实践发展、以实践检验创造新鲜经验,做到了“实事求是”,我们才有了“香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

        这些历史剪影,是革命文化的时空坐标;重温过去,才不会在精神上迷失方向。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期间,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让我们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烙上红色的印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代表着我们的过去、支撑着我们的现在,同样也指引着我们的未来。以“实事求是”等为重要内容的革命文化,并没有因时间流逝而褪色,相反,它在新时代闪现出了更为璀璨耀眼、震撼人心的光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行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永远在路上。

        (作者:赵明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