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7版: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教育篇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教育公平人民共享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1日 07版)

        未来的希望源于今天的教育。千百年来,读书受教育是每个孩子的心愿。教育是三更的灯火,是五更的鸡鸣,是普通庄户人家门前的一副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更是中华民族始终坚持不懈的追求。

        今天,受教育从一个梦想变成一种权利。不让每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如果把今天的教育成就“量化”,将是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目前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在校生2.76亿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取得跨越式发展;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9%,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中国教育大提速的声声号角。

        教育公平,首先要补齐短板,要向西部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通过教育制度改进,缩小地区差异,使每个人获得教育的机会平等。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自2006年实施以来,到2014年,农村中小学在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经过6次提高,已达到中西部小学600元,初中800元,基本形成稳定增长之势。2016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全口径对中西部教育发展做出顶层设计。

        这一连串政策的背后,是一个中国儿童从有学上到免费学,再到上好学的时代印记。

        教育公平又不仅仅是补齐短板。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需要适合的教育。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持续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启动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出台高考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改变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重理轻文、唯分数论等突出问题,引导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至此,教育公平的开口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广。衡量人才的标准从一把尺子到多把尺子,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说,教育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那么,教育公平一定是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教育,因其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进步。只有如此,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由全体人民共享。

        (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