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8日 星期日

    民间技艺,用好了是宝贝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8日 05版)

        河北辛集农民画技艺在传承中焕发生机。新华社发

        河北辛集农民画技艺在传承中焕发生机。新华社发

        陕西华州皮影艺人刘华在华州国际皮影艺术馆表演。新华社发

        河北磁县,学生学剪纸过暑假。新华社发

        河北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口村戏曲服装厂的工人在绣制戏曲服装。新华社发

        【文创视域】    

        乡村里沉潜着生活的记忆,有文化的矿脉,是精神的故园。古往今来,沧海桑田,乡村经历着变迁与发展,在乡村土壤里生成的文明也经历着冲击与改变,面临迭变与新生。守护与传承,不仅关系文化特色的存续,而且关系更广泛意义上民族民间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与文化创造。

        怎么去留住这些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如何传承民间技艺并使之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产业?记者进行了调研。

    1.“手艺农村”不可荒芜

        在山东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乡,村民守着一个有美好寓意的村名,发展红红火火的中国结编织产业。在他们的房前屋后,支上小凳,码上红绳,经纬交错编织不同样式的中国结,村民们往往聊着家常,看着孩子,养着家禽,喜气盈盈中又多了一份劳动的收入。这就是幸福感,来自手艺、来自田园、来自劳动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曾经的老手艺,记录着世俗众生的观念,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智慧,在最为广阔的维度上流传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延续着祖祖辈辈的希望与梦想。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散落在每个角落里的民间技艺犹如深山僻野里的珍珠,光彩万千。让传统工艺在设计创新中得到振兴的初心,启发着人们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探究民族文化的生命内核。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道德和亲情的根在乡村,天人合一、安土重迁的生活节奏、温柔敦厚的文化品格、文质彬彬以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学精神都是从乡土中孕育和绵延的,乡村里沉潜着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矿脉。我们需要从文化的意义上认识乡村、关注乡村、求解乡村问题,不仅是寻找和夯实乡土重建的精神基础,也是涵养我们社会发展的情感力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主张从文化的意义上认识乡村,也不遗余力宣传乡村的文化价值。

        潘鲁生认为,“只有老百姓生活好,乡村才有生机;幸福感才是凝聚力之所在,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只有活在人们的生活里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就此,他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手艺农村”。

        潘鲁生认为,曾经的乡土中国,在经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但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乡村人口,在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的同时,产业升级与农民工素质提升、农村人口老龄化及留守人口中,妇女比例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相对较大,存在相应的就业问题、生活问题,亟待解决。在加强教育、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就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现实的解决方案。

        手艺农村不可荒芜。几十年来,潘鲁生致力于抢救整理民间手工技艺,形成文字资料和图片记录。他更希望在广阔的现实中,民间艺术不断发展,乡村生产和生活发展,扎扎实实去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

        专家指出,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

        “在传统技艺保护和振兴上,我们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认为,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如何进行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传统手工艺往往掌握在老艺人手里,他们年纪大、辈分高、资历深,但是怎么把这些手艺传到新一代人手上,特别是在当代市场环境下,传统手工艺振兴还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同时面临“重申报、轻保护”的情况。

    2.艺术要扎根在生活里

        来自河北邢台柏乡的张雪岭是一位糖画手艺人。她告诉记者,目前柏乡只有她一个人在做糖画。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技艺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他的头脑里。糖画汲取传统皮影制作的特征及雕刻技法,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面前。但现在,年轻人不太愿意学习这种技术。面临糖画艺人越来越少的现状,张雪岭建议加大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让糖画的魅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让糖画走进学校,让学生喜欢它、了解它,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民间艺术是生活的艺术,作为研究者,需要深入到艺人和群众中去,走进他们的生活里,去看、去听、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民间的手艺为什么这么做,民间的故事歌谣为什么这样讲,民间的山歌戏曲为什么这样唱,才能真切体会民间艺术里的感情、寄托以及对美的理解。”潘鲁生认为,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创作者,都要扎根生活,回馈生活。

        去内蒙古调研民间剪纸,村里一户留守的老夫妇,丈夫是老党员,每天听新闻学党章,妻子是剪纸能手,一幅幅剪花儿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当大多数人都进城住楼之后,他们仍然留在村里,每天劳作和学习。“此心安处是吾乡”,潘鲁生说:“从他们身上我更能感受到什么是初心和生活。”

        实践证明,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专家和群众的合作,共同找准其中的意义和生命力。

        “北方许多地区都有面花儿、面塑,但不同地区的面塑有不同的特点,有丰富的地域特色。日子好了,群众虽然仍然喜爱面塑,但却容易在交流交往中丢掉了自身特色,导致同质化。这时候恰恰需要专家参与,把风格特色给老百姓讲透彻,传承起来会更自信更长久。”潘鲁生说,还有很多传统工艺往往难以与机械化、批量化的产品竞争,如果不加强价值定位和宣传,可能会逐渐被淘汰、消失。因此,保护手工性、原创性就很重要,拿出具体办法加以扶持和引导,挽救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也就保护了这种艺术本身。

        专家认为,民间技艺要得到传承发展,就要适应消费升级需要,更多地融入百姓生活。

        为此,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出台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明确提出,要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见人、见物、见生活,成为民间技艺保护中的重要理念,走上一条活态传承的道路。民间技艺不应成为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走进现代生活,才是长远传承、真正活下来的方式。“民间技艺需要被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但更需要创新,需要设计,需要走入生活。”张雪岭说。

        “非遗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乃至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保护非遗从根本上就是保护它的传承实践,就是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说。

    3.在传承和创新中前行

        青海囊谦民间卓舞“卓根玛”是当地一项民间文化遗产,“卓根玛”有着8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颂歌”加“舞蹈”的形式表现。颂歌内容健康、歌词对仗工整、押韵,曲调古朴优美、唱腔悠扬清亮;舞蹈则轻松、活泼,生动地展现出了藏民游牧、农耕、狩猎及图腾崇拜等生产生活场景。“世代传承的‘卓根玛’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消逝,作为年轻人,我们有责任守住囊谦文化的‘根’。”“卓根玛”非遗传人公却才仁说,要用创新理念更好地去传承和传播这一文化遗产,让它活起来、动起来。

        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既要守住乡土故园,要植根于广阔厚重的生活,更要唤起民间的自信,激发千千万万生产者、生活者的创造力。

        潘鲁生在调研中发现,民间传统工艺发展面临“物”“人”“心”的三重挑战:

        ——“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物质生产的速度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里多了很多一次性产品,少了很多有岁月、有传承、有记忆的老物件,传统民间造物遭遇了机械化造物、消费社会更新和淘汰物的冲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代一代老艺人走了,留下人亡艺绝的悲剧,也有不少后继乏人的遗憾。如何从专业的、行业的、生活的意义做好传承是一个持续的课题”;

        ——“社会的认识、公众的判断、文化意义的认识和传承。如果不能充分认识自己民族的艺术魅力,不能充分体会手工的魅力,不能充分对民族的美学精神产生共鸣,将会弱化传承与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文创的意义也就在此。我们不只是建设博物馆,有保护意识,还要在创造和创新中激活传统的生命力,创意和丰富当代的生活”,潘鲁生指出,“当前,社会的重心正在从物质生产转向带有文化色彩的精神消费。民艺作为包含共有的历史记忆、情感维系、乡愁寄托和文化凝聚的文化存在,要内化于心灵空间、工艺境界和生活现场,进而升华为文化的自信。因此需要一系列转化与融会,包括作为一种生产形式,在知识经济、创意经济中体现自身价值;作为一种生活文化、生活美学,在当代设计与消费中得到认同应用和发展”。

        正如专家所指出,民间技艺要发展,必须走创新的路子。河北省定州王氏缂丝第七代传承人王鹏巍说,“缂丝是2500多年前发源于河北定州的世界级非遗,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有关缂丝文创的专项引导资金政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更加用心地研发出好的产品来,让缂丝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缂丝。”

        如今,在贵州赤水,民间技艺竹编在传承创新中,已经成为一大富民产业。作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赤水市目前拥有竹林面积逾130万亩,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已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认为,只有将“指尖技艺”转换成“指尖经济”,让生产者获得与劳动相符的收入,才能使传统民族技艺光彩焕发。

        (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