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一滴水自天上来,落入大海,泛起层层涟漪。于是,在东海之滨长江口与杭州湾的交汇处,有了滴水湖——这个“滴”到地上的湖,总面积5.56平方公里,是我国在海滩上开挖的最大的人工湖。
一捧泥自海中来,吹泥成地,吹出了桥梁和道路,吹出了一座海滩新城——上海临港新城,吹响开发号角。
几天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滴水湖畔挂牌,这片土地成为上海拓展新一轮发展战略空间的承载地,成为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新的突破口。
临港的新使命背后,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和坚实担当。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梦想启航地,“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也有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和耐心,上海有追求卓越的心气和品格,也有破釜沉舟的拓荒精神和创业气质。
从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到2005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再到2013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14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2018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黄浦江畔,每一次改革都是大考,每一步创新都是领航——
上海之“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唯有更加自觉地把上海发展放到全国、全球的坐标系中思考谋划,方能更好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发展。
上海之“上”,有高度、有速度,也有温度,更好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实践中探路先行,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这是中央交付给上海的任务,是时代赋予上海的定位。
上海,是“创”出来的
“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在上海张江担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一年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上海对于创新的热切令他振奋:单是张江科学城,自1992年开园以来已经汇聚1.8万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在这里蔚然成风。
今年5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毯秀”拉开上海科技节大幕。踏上红毯的,不是流量明星,而是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伯纳德·卢卡斯·费林加走上红毯,兴奋不已:“上海对我来说是个理想城市。”他期待,能够在这里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做出杰出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过搭框架、打基础,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化人才近悦远来。上海,已然迈入全球创新策源地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理想之城。
上海一直是承载着期许和责任的城市。上海的一个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传奇篇章。70年前,上海解放,百废待兴,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打天下到治天下,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战上海”的经验,演变成了新中国的社会管理和经济政策。
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一代国产轿车、第一艘潜艇、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在这里诞生;世界第一例断手再植手术在这里获得成功……敢闯敢试、勇攀高峰的精神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进入新时代,对标国际一流,服务国家战略,这座城市始终在自我加压、自我革命——
从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第一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从第一块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2002年出台全国首个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政策,到2018年上海制定实施“扩大开放100条”,上海不断探索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推动更高层次的扩大开放。前不久,上海再出新政发力“总部经济”,这里已成为外商投资中国的首选地。
5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累计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高标准筹划建设的临港新片区,将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制度,着力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上海是“创”出来的——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助力我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全球排名不断提升;在全国率先推进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企业和市民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上海始终坚持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城市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数据显示,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第5位;上海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居世界城市首位;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达到4%。大飞机、量子卫星、蛟龙号深潜器等重大创新成果问世,蓝天梦、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展示了上海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新实力。
上海,是“绣”出来的
关于上海发展,有一个问题常被提及:为什么这座超大型城市在过去40年的快速转型和快速发展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且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海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成为托起这座超大型城市的基石和底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巩固,就没有上海的稳定与发展。”有学者这样描述。
今年3月,上海虹口开始在全区209个居民区探索“条线部门围着社区转”的新机制,以提升基层自治共治的能力。这也是诞生3年的“全岗通”工作机制的第二次升级。有了“全岗通”工作机制,从实现居委会干部的“全科医生”式“技能通”,到“不见面办事、零距离服务”的“服务通”,再到“推动条线部门围着基层转”的“治理通”,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提升,“全岗通”换来的是百姓人心通。
在杨浦区,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网红”教师、知名学者轮流担任“大家微讲堂”的主讲,走进街镇社区和创业园区,成为“社区政工师”,聚焦年轻人关注的话题,真正融入年轻人的日常,启发思想、答疑解惑。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社会治理是上海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题中之义。奉贤区“美丽乡村·美丽约定”行动,通过村民参与、村民制定、村民遵守的方式,实现村规民约再升级。率先破局垃圾分类,盯住“老、小、旧、远”民生难题……哪里有民生“痛点”,哪里就是治理发力点。从社区到街面,从水上到岸上,从天空到地上,从硬件到软件,上海使出绣花功夫,绣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品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上海,是“润”出来的
上海,一座光影之城。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当时正值中国电影最低谷的时期,改革开始进入到文化领域,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盛大举办,及时鼓舞了国内电影人的士气。
今年6月,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约而来。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64部影片报名参展,展映影片511部,放映场次1745场,观众超46万人次;313家国内外展商在电影市场设展,吸引2万多人次专业来宾洽谈合作……有着百年光影历史的上海,怀揣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雄心,大步迈向电影之城。
上海,一座戏剧之城。每逢5月,上海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戏剧舞台。创立10年的“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不单是一个戏剧节,也是一个以戏剧为辐射力的文化场,通过打造“全城有戏”的戏剧共享空间,让文化浸润市民的日常生活。
上海,一座书香之城。这里有真正属于读者的、全世界人流量最大的书展,也有散落在社区、楼宇的书店和读书会。高颜值、有内涵的实体书店也让市民阅读活动拥有了更多“地盘”。
做大文化“码头”,涵养文化“源头”,一个个文化品牌深耕积淀,一个个文化项目拔地而起,将上海的人文海拔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也涵养着城市的风格和气质,让城市文化的根须更加粗壮、不断延伸。
一个多月后,上海出品的影片《攀登者》即将上映。这是中国第一代珠峰攀登者的英雄礼赞,也透露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追求和品格——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从这座光荣城市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中,不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一个风华正茂、日新月异的上海正展现出壮丽的远大前景。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