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7版: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北京篇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跨越百年的家国情怀

    作者:杜祥琬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1日 07版)

        从景山上看北京城的中轴线。新华社发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隅。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名家看北京】

        我的家庭、家人和北京的渊源跨越了百年,更见证了新中国70年的伟大变化,这背后,凝聚着三代人的家国情怀。

        我的父亲名叫杜孟模,他的少年时代,中国正处于最悲惨的境地。那时,父亲像许许多多一心想救中国、梦想中华民族再一次崛起的先辈一样,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信仰。1925年,父亲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来到了位于今天北京东城区沙滩地区的北大红楼。那时,五四运动的火种正呈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不久,伟大的事业方兴未艾。

        1926年初,父亲成为中共正式党员。1927年上半年,他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党支部第九任书记。1927年,在“四一二”事变后“白色恐怖”最为严峻的时刻,父亲出任中共北平市东城区委书记。1928年夏至1929年春,又再次担任中共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至今,在北京大学档案馆里,还完整保留着父亲杜孟模在北大的很多资料、照片。

        最近从《光明日报》上看到,北京市高度重视北大红楼红色文化资源带的挖掘和利用,将红色文化视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提出要发挥红色文化矩阵的巨大作用,开设了“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主题展览,重新擦亮了父亲那一代人的光辉印记。可以想见,那些诞生于北京,历久弥新的红色记忆,一定能在今天焕发出巨大的力量。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一代科技工作者。我和夫人20世纪50年代末相识于北京,已经携手走过了一个甲子。我亲身经历了一代共和国青年学子远赴苏联,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后,义无反顾投身于新中国建设最需要岗位的如歌岁月;亲自投身邓稼先、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领衔的核事业的火热实践;亲自参与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863计划,以及新世纪以来能源发展、气候变化等等重大科技专项的领导工作。今天,我已经八十有余,依然倾情于科学技术事业,尚未给自己的工作画上休止符。

        参加工作后,我基本没有再离开过北京。学习、生活、工作在北京海淀区,亲眼见证了中关村第一栋楼拔地而起和电子一条街的兴起,见证了中关村如何在新的时代发挥辐射作用,成为国家原始创新策源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今天,北京践行“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明确提出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北京,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仅成为大国重器的强劲引擎,也第一时间服务于民生,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便利。

        我的儿子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一代大学生,已经成为建设首都最为中坚的力量。他们能够深刻理解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置身于首都创新创业大潮之中,不断推动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又在培养下一代青年英才中进行着诸多探索和努力。

        父亲为救中国而树立毕生的信仰,我在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点滴耕耘,儿子又在新的时代实现着中国梦想,三代人身处不同的时代、进行着不同的工作、担负着不同的使命。然而,种种不同之中,又有着根本的共通共同之处,那就是不变的家国情怀,始终与北京发展同向同行,与时代需要同频共振。

        (作者:杜祥琬,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