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票房超过46亿元,暑期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目前已突破40亿元……如今,文化消费已成为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坚守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积极健康的优质内容成为主流。
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近5.6万家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55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未扣除价格因素),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快:文化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2997亿元,增长25.1%;创意设计服务5424亿元,增长12.4%;文化投资运营198亿元,增长10.2%……今年上半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3个。
“今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保持8%左右的增速,文化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殷国俊解读数据时表示。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全面展开,我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演艺市场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
2019年上半年,国内文化休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地文化旅游、民俗活动、节庆娱乐等休闲活动精彩纷呈,居民和游客文化消费持续升级,文化体验已经成为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优:文化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文化服务业的占比继续提高;文化核心领域的占比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增长同比加快……据殷国俊介绍,今年上半年,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服务业的占比继续提高。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3.0%,分别比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快8.6和7.5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占比达40.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2个百分点。二是文化核心领域的占比继续提高。核心领域营业收入增长11.5%,远高于相关领域3.0%的增速;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的占比为60.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1个百分点。三是中西部地区增长同比加快。中部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2%,西部地区增长15.6%,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0.6和2.2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高0.4和1.1个百分点。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日渐明显,许多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和33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新: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拓展和创新了文化发展领域,引领和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殷国俊指出。
如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本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