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庐山市66名村党组织书记正式出任三级河长,成为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生力军。近年来,庐山市委紧扣“一江清水向东流”目标,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埋头绣花的定力,把“手术刀”和“绣花针”投向373平方公里鄱阳湖水域和110公里湖岸线,着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的鄱阳湖“最美岸线”。
半年前,鄱阳湖畔庐山市蓼南乡新华村水域沟子口,还是一个砂石售卖场地,周围大片土地裸露,尘土飞扬、垃圾遍地。沟子口作为鄱阳湖畔蓼子花海的最佳观赏点,却因其生态环境差和旅游设施缺乏,饱受当地村民和广大游客诟病。
今年三月,趁着庐山市打造鄱阳湖“最美岸线”的东风,蓼南乡党委下大力气对沟子口改造提升,组织“党员先锋队”奋战一线,实现植被复绿,还建起了观景平台和旅游公厕,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线。当地百姓也纷纷试水做起农特产销售、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真正从绿色生态中获得实惠。
环境好了,党员干部的干劲足了,老百姓的气也顺了。地处鄱阳湖畔的龙溪堤是蛟塘镇6000亩良田的天然屏障,但堤坝两侧和周边也成了“脏乱差”的聚集地。今年汛期前后,蛟塘镇党委把党旗插在堤坝上,派驻年轻党员到防汛和项目一线锻炼,在积极组织防汛值守的同时,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差”行动,毗邻的西庙村盛家咀村民看在眼里、热在心头,在盛家咀党员盛水元的带领下搞起了新农村建设。如今,灰墙黛瓦的秀美新村与碧波荡漾的浩渺鄱湖交相辉映,绘成了一幅动人画卷。
项目建设就是“炼钢炉”,党员干部就是“急先锋”。在鄱阳湖“最美岸线”海会镇项目临时党支部现场,来自镇村的22名年轻干部组成了项目建设工作组。90后干部项诗南主动请战加入打造鄱阳湖“最美岸线”项目部,在得知环鄱阳湖滨湖旅游公路即将动工开建、镇党委拟按照4A级景区开发滨湖旅游时,更是兴奋不已。这段时间,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鄱阳湖畔,忙前忙后,东奔西走。由于在项目一线表现突出,他被所在支部确定为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与项诗南一样对建设家乡一片热忱的还有星子镇返乡创业党员杨先龙。在今年庐山市“凤还巢”人才回归号角声中,他回到家乡,投资1.2亿元在鄱阳湖畔建起了一个集生态花艺、瓜果采摘、婚纱摄影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如今,在鄱阳湖畔,一大批休闲农家乐、花海生态园、农旅研学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收转化乡土旅游人才3700余人,直接带动就业3万余人,仅上半年庐山市实现旅游收入208.6亿元。
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如今,庐山市在党建引领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建2.5万平方米,近百家“散、乱、污”企业全面关停,城乡供水一体化投入运营,城区烟花爆竹实现“零燃放”……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正在一件一件得到解决。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