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前初识小说家李洱,就听说他在写一部长篇小说。终于,在2018年下半年,李洱完成了这部80多万字的“大部头”,先是在《收获》杂志分两期连载,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上下两卷。李洱将这部小说命名为《应物兄》。一时间,文坛几乎无人不闻。
《应物兄》前后足足写了13年,从2005年春天就开始动笔,当时李洱住在北大西门的畅春园,每天写作8小时,进展很顺利。他本以为2008年之前,肯定会完成这部小说,作为体育迷的他就可以专心看北京奥运会了。后来由于生活变故中断创作,等再拾起来时却写得极不顺手。“我曾多次想过放弃,开始另一部小说的创作,但它却命定般地紧抓着我,使我难以逃脱。”李洱说,“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常常以为很快就要写完了,但它却仿佛有着自己的意志,不断地生长着,顽强地生长着。”
这部小说创作历时甚久,最主要的原因,李洱感到还是因为现实题材太难处理了。在这篇卷帙浩繁的小说里,李洱以某大学儒学院的具体筹建人“应物兄”为主角,串联起30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的生活经历,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界的众生百态。有评论家称它是一部当代的《儒林外史》。
阅读《应物兄》无疑是有难度的,因为小说充满了注释和知识。“任何小说都有它的知识性。我试图让知识也成为小说的肌理。”李洱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小说的意义不会被取消,只是应该有所调整,努力让它成为一种能与一切对话的方式。
《应物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以人名命名小说。在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中国作家一直较少以人名作为小说的题目。在生活中,李洱是一个随性的人,在茅奖揭晓的前几天,他独自跑到河北,在一个小院子里待了3天,看书,散步,给果树剪枝。得知《应物兄》获奖的消息,李洱在表达惊喜之外,还想说的一句话是,“13年,我尽力了”。
(本报记者 饶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