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宁夏很小。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宁夏只有6.64万平方公里,不及1%。
然而,就在这一方天地之中,北部贺兰嵯峨,南有六盘高峰,中间大河旖旎。上万年山与河的激撞交融,形成了宁夏如今的地理格局和生命脉络。
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宁夏黄河东岸与众多归附大唐的少数民族首领举行“灵州盛会”,并在漠北地区设立“六府七州”,将其纳入行政区划管理。
百余年后,唐肃宗李亨再次以灵州为据,逐步经略晋冀,南下中原,挽救了王朝危亡。
历史恢宏,弹指一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地理版图上的“小”,并不会天然带来现实发展格局之“小”。
3万年前先民在水洞沟的生存遗迹,刻录于贺兰山坚岩上的人类通用“语言”,都在向世界诉说:这是一片底蕴深厚的壮阔大地。
中华大家庭,宁夏,举足轻重。
宁夏之重,不止于文化之厚重、战略地位之险重。宁夏之重,还重在生态,重在民生,重在创新。
重在生态
“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题写的贺匾,饱含了对宁夏生态建设的殷切期待。
宁夏位居中国北方防沙带、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和黄土高原——川滇修复带“三带”交汇点,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宁夏是沙海中的一个“半岛”,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环伺三面。
如果没有贺兰山的阻挡、黄河的隔离,没有宁夏平原这一生态屏障,三大沙漠将在这里会合,并进一步向东南侵袭,更多土地将沦为浩瀚沙海,祖国西部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正因宁夏深知使命在肩,几十年来咬定青山,始终坚持生态建设,赓续着“塞北江南”的水色文脉,使“七十二连湖”环抱中的诗意银川,一举问鼎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让人们的幸福感,横溢于江南秀色的苇浪水波之间。
宁夏多栽一棵树,华北少落一粒沙。数十年来,面对“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的生态困境,宁夏创造出“麦草方格”治沙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代接着一代,把“栽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的沙漠边缘染得“绿肥黄瘦”。
建设“美丽新宁夏”,贺兰山腹地自元代以来就开始的煤矿开采被全部关停,转入生态治理修复;
建设“美丽新宁夏”,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全面打响,不堪重负的母亲河将得到休养生息。
重在民生
清代以来,宁夏的中南部地区就有“苦瘠甲于天下”之说。
此后,宁夏西海固又因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而成为世界级贫困的代名词。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尤其是中南部的民生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1972年,宁夏西海固“家无隔夜粮、冬无御寒衣”的贫穷落后景象牵动了周恩来总理的心,国务院火速向西海固派遣医疗队、抗旱队,开启了大规模扶贫西海固的序幕。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来到宁夏西海固,在他的亲自提议并推动下,宁夏先后有近百万贫困群众搬迁至近水靠路的地方。在银川周边建设的闽宁镇,历经20多年发展,更是流年成画,从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宁夏人口总量少,贫困人口绝对数不多,但在总人口中占比大,贫困程度深。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累计减贫83.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22.9%下降到2018年年底的3%。
在西海固,“生存”与“生态”已从过去的此消彼长,变为此长彼长。
“一棵树、一枝花、一株苗、一棵草”成为固原市生态致富的指导思想,既是宁夏六盘山地区在一个较长周期里,退耕与复垦之间拉锯博弈的结果,也是干部群众用血泪换来的认识。
大地焕颜,光彩重生,从“苦瘠甲于天下”到脱胎换骨。黄土高原上,秃岭已成“绿岛”,“绿岛”正变“金岛”。
宁夏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立足欠发达地区实际,大力开展东西部科技合作,共建“双创”载体、结对共建园区,正在走出一条开放创新、特色创新之路。
重在创新
创新于宁夏,有蕴藏已久的红色基因。
早在1936年10月,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宁夏同心县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丝路要道上的宁夏,在古代就曾多次大规模接纳移民。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来自不同省区的支宁人从天南海北齐聚宁夏,为这里铺上开放包容的省域底色,形成不守旧、不排外的城市性格,构成崇尚创新的社会心理要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创造了不少新经验。中国第一个全省域禁牧封育的省区、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第一个国家沙漠公园、全国第一个荒漠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在生态建设领域的首创,有的还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治理“中国经验”的一部分。
“大”与“小”是辩证的。“船小好调头”的宁夏,是一个出经验、出亮点的省区,有着先行先试、蹚水闯路的担当。
空间规划改革,全域旅游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以及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都在为中国的深化改革积累着新鲜经验。
在技术创新上,全球最大的“煤制油”项目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煤化工成为中国继高铁、核电之后,可以成套向国外输出的装备和技术;大型3D打印机率先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建立起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
(本报记者 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