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发展美中关系最好的方式是交流

    ——访美国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傅高义

    作者:本报记者 汤先营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2日 12版)

        傅高义 汤先营摄/光明图片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从9月1日开始对中国输美3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引发外界对中美贸易战恐将再度升级的担忧。针对美国政府频繁使用关税手段应对美中之间的贸易问题,美国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傅高义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关税手段对解决经济问题的效果并不大,那只是具有政治意义,并且对舆论造成影响。

        7月3日近百位美国学者、前外交官和商界人士在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批评美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从根本上适得其反,并敦促平衡竞争与合作。傅高义是这封公开信的执笔人之一。在傅高义位于波士顿剑桥市的家中,这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用流利的中文向记者讲述了其参与撰写这封公开信的由来。

    很多美国人仍然希望美中合作

        傅高义认为,最近几个月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对华风气不对,一些消息指责中国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这与美国很多从事中国问题研究人士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在美国,很多人仍然希望美国与中国合作,因为全世界需要美中合作来解决环境问题、贸易制度及和平问题。很多美国专家学者还认为,中国民众不是美国民众的敌人,两国民众需要保持接触、做朋友。

        几个月前,傅高义与公开信的其余几位执笔人谈话,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傅泰林、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美国务院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一致认为应该为回应这种不良风气做点事情,以体现美国有很多人赞成美中继续合作。于是经过数月来互相通过邮件表达、交换各自的看法,诞生了那封刊登在《华盛顿邮报》上写给特朗普总统的公开信。

    中美人文交流不可能“脱钩”

        针对近一段时期美国一些人鼓吹中美“脱钩”,包括限制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中国学者赴美访问的所谓人文交流“脱钩”,傅高义认为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傅高义说,主张人文交流“脱钩”的人是少数派,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大多数美国大学都欢迎中国学生来美留学或深造。

        最近美国务院负责教育与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玛丽·罗伊斯在一场教育论坛上指出,美国将继续招收合格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大学学习。傅高义认为,这位美国官员的说法比较能够代表美国大学的想法。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些人在高科技被外国偷窃这件事上做得太过头了。“他们认为机会来了,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工作成果,但做得太过了。每个国家都应该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与安全,这点无可厚非,但大多数的交流活动不应受到影响。”

    美国要加强对中国的了解

        最后在回答记者关于总体上美国应该如何与中国发展关系的问题时,傅高义坚定地表示,美中双方在很多领域都需要更多的交流,特别是在安全领域,两国军队应该继续交流。傅高义认为,目前美中之间的交流虽然仍在继续,但还不够。“现如今在美国,当人们谈到哪个国家对美国的发展前景影响最大时,都认为是中国,但真正了解中国的美国学者并不多。正因为中国现在对美国如此重要,所以美国的专家要加强对中国的了解,而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美文化不同而放弃学习。”

        今年已经89岁高龄、一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傅高义强调,在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时,无论是做生意的还是做学问的美国人士,都应该多学习关于中国的知识,与中国人保持接触和对话,当然也希望中国向美国人士继续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傅高义认为,美中之间解决问题不是靠一两个月就能做到的,而是长期的事情。两国间存在竞争很正常,和平竞争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美中应该找到更好的办法,通过接触,用直率的方式进行谈判。傅高义表示,重要的是,为了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应该更坦白、更诚实地了解情况和讨论问题。

        (本报华盛顿8月10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