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新型人工喉有望助失语者正常“交谈”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5日 10版)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邓晖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所任天令教授团队近日在纳米领域重要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发表了题为《一种可穿戴的类肤性高灵敏石墨烯人工喉》的研究论文。该器件集收声和发声于一体,可直接贴附于失语者喉部,并将喉部的不同动作转化为对应声音,有望帮助失语者与他人正常“交谈”。在未来,该器件将与声纹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结合,在语音识别、家庭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喉癌患者数量日益增加,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高发癌。大量喉癌患者需要采用全喉切除手术,成为后天型失语者。现有电子喉助音器无法清晰还原患者声音,发音模糊,训练周期长,并且需要患者自己手持助音器于喉部,造成极大不便,所以亟须便于失语者携带、操作简单、性能优异的新型人工喉的器件及系统研究。

        记者了解到,与2017年任天令团队首次提出的石墨烯人工喉相比,第二代石墨烯智能人工喉在器件柔性可贴附、声音收发系统集成、动作监测系统、轻型可穿戴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第二代石墨烯人工喉采用了更贴合人体皮肤的文身式薄膜作为衬底,无须胶带粘贴,可直接贴敷在人体喉咙,极大地提高了佩戴舒适感。同时,它在收发声系统方面有了双重突破,实现了石墨烯的器件级应用至系统级应用的跨越,通过专用电路对声音信号的放大和转换,首次将收声系统和发声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声音输入到输出的闭环,并可以通过示波器实时观测喉部运动情况。接着,通过与单片机的结合,该器件可以将人体喉部的不同动作‘翻译’成不同的声音,实现了动作发声系统。通过连接解码器,该器件还可以播放任意音乐。”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代石墨烯智能人工喉系统还可通过臂包穿戴在胳膊上,首次实现了石墨烯人工喉的可穿戴功能:“未来将进行体积更小及功能更多的集成,有望实现像‘创可贴’一样贴附在人体喉部并帮助失语者‘开口说话’。”

        据悉,近年来,任天令团队致力于石墨烯器件的基础研究和实用化应用的探索,尤其关注研究突破传统器件限制的新型微纳电子器件,已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如柔性石墨烯收发声器件、新型石墨烯阻变存储器、光谱可调的石墨烯发光器件、石墨烯仿生突触器件、可调石墨烯应力传感器、仿生石墨烯压力传感器、极低功耗石墨烯钙钛矿阻变存储器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