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结束后的第四天,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一中633班班主任兼地理老师兰会云带着11名毕业生,从山西朔州出发了。
17天后,一路骑过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他们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上海,总行程1800多公里。
对于兰会云来说,这样的骑行可能是“在拿职业生涯做赌注”,而对学生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成人礼”。
这段旅程注定不平凡,归来后的日子尤其被“聚光灯”追逐。而在这次不平凡的骑行中,兰会云和他的学生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喧嚣过后归于平静的兰会云,在与兰会云一同复原骑行的点滴瞬间中,试图找寻这位“非典型性”教师所理解的“教育的本质”。
危险与阻力
【时间】6月10日(出发前两天)
【地点】朔州
【日记】临出发前,我请参加骑行的学生家长签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免责协议,即同意承担和接受所有伤害的风险,免除活动发起人和同行伙伴们的法律责任。“落石”“刺伤”“车祸”这些字眼频繁出现在这份并不长的协议中,让家长都绷紧了神经,好几个家长都反悔了。一位学生的爷爷听说孙子要骑车去上海,一气之下住进了医院。
【时间】6月11日(出发前一天)
【地点】朔州
【日记】带学生去骑行招来大部分校领导的反对,他们认为完全没必要,“你把他们带毕业了,完成任务了,干吗给自己没事找事?”但学校校长支持我的探索,不过不建议其他老师效仿。在临行前,校长依然“放心不下”,问我“要不要配一辆保障车跟着队伍”,我拒绝了。
【记者观察】再度回忆起这次骑行,尽管困难和阻力重重,但兰会云依然“不觉得有多冒险”。
兰会云有这样的底气,这不是他第一次带学生跨省骑行。2016年高考结束后,兰会云曾带着他的第一届十几名学生,骑行2600公里,到了内蒙古满洲里。兰会云的底气还来自于扎实的准备工作。为了这次骑行,兰会云不仅规划线路,还开车实地考察了骑行路段。“因为之前设计的线路上,翻越太行山十分艰难,而且河北拉煤的大车太多。”比较下来,他最后选择一条更为稳妥的道路:从山西南下河南,一路向东经过皖、苏两省,进入上海。
尽管有缜密的规划和出发前的集训、拉练,还准备了必备药品,甚至与家长们签订了注有“突发意外的法律免责协议”,但是,阻力依然很多:恶劣天气、队员摔伤、体力不足。然而,最艰难的并不是这些。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带领学生远距离骑行,是“在拿职业生涯做赌注”。
不过,与出发前学校、家长的“胆战心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次教育实践被社会广泛称颂。“佩服”“支持”“看哭”……成为网友评论的高频词。这种对比的背后,也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都知道这是好的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迟疑和羁绊?
温暖与善意
【时间】6月13日(骑行第二天)
【地点】山西忻州
【日记】到达忻州,刚下完暴雨,我和学生们骑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被交警拦了下来,并被叫进了交警亭。一开始,我以为骑行队伍违反了交通法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交警看到学生们淋了雨,“命令”我们在岗亭喝完热水,才能再上路。
【记者观察】在与记者对话时,“社会的善意”被兰会云一次次提及。因为从始至终,兰会云和学生们都感觉是被接连不断的好心人一步步“推”到了终点。
1800多公里的路上,沿途小饭馆都对学生们敞开了大门。饭馆老板不仅主动帮忙把桌子和椅子拼在一起,让学生有足够的休息空间,还特意提供了免费饮料。
“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山西,也未曾真正接触过社会。他们总是被家长保护着、宠着,时刻被提醒着要处处提防、处处小心。通过这次骑行,他们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相信会为他们的成长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兰会云说。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被兰会云奉为座右铭的一句话。他相信,这一路上感知到的所有善意,学生们会以成倍的付出反馈给社会,一个个、一代代传递下去。
“努力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这也是633班的班训。
高考与人生
【时间】6月20日(骑行第九天)
【地点】河南许昌
【镜头回放】进入河南,路程过半。气温一下升高到30多度,学生们骑行速度一下子慢了,很多人已经体力不支,每骑行1小时要休息10分钟、每天午休1小时的作用越来越小。学生王宁的车胎扎进了钉子,连着爆胎了4次,所有人都得等他修好车才能前行,但即便这样,王宁也没有想过放弃:“在这样一个团队,大家骑不动了也在骑,我没有什么理由放弃。”
【时间】6月23日(骑行第十二天)
【地点】安徽淮南
【日记】这一天,是山西省高考出分日。考虑到特殊情况,我特意将出发时间推迟了三个小时。有学生成绩不理想,我在微信上询问成绩,没有得到回应。担心孩子的情绪,我凌晨2点找到这些学生当面沟通,“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步,远远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你人生的全部,只要以后的日子努力,前途依然光明”。
【记者观察】整个骑行途中,兰会云会有意无意地安排大家参观沿途城市的大学校园。他们骑行队服上正面写着“你好啊,大学”,背面则是“用骑行沉淀高中”。
骑行结束回到朔州后,兰会云统计了骑行11个孩子的情况,1人考上一本,3人考上了二本,7人准备复读。王宁说,不论三本、专科、还是复读,他们都非常坦然,面对未来并没有惊慌失措。“这也是我从兰老师身上学到的重要一点。”
“比起传授知识来,帮助孩子们构筑强大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才是关键。”兰会云坦言,“我教的孩子可能不是社会精英,不是社会各个领域中的领头羊,但我要教会他们成为一个普通人,学会享受当下的美好。”
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看到“千里骑行”的新闻后说,带领学生们骑行,是他曾经的梦想。有网友评论“这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这群孩子何其幸运遇到这样一位敢于突破的老师”。
成长与收获
【时间】6月26日(骑行第十五天)
【地点】南京
【日记】抵达南京,我们一起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向遇难同胞默哀并献花。“尊重历史,铭记历史,然后继续努力前行。”兰会云在现场告诉学生。他认为,这是孩子们“成人礼”必不可少的环节。
【时间】6月28日(骑行第十七天)
【地点】上海
【日记】学生柳浩田有骑行经验,从一开始就把队伍甩在身后,甚至还在路上表演过大撒把等危险动作。兰会云严厉地批评他:“大撒把很酷,可万一摔伤了,整个队伍都要被拖累。”到达上海时,这个爱出风头的男孩理解了老师的话,“一个人可以骑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骑得很远。”
【记者观察】1800多公里的骑行,究竟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爱国主义精神?团队意识?探索未知的能力?好像都有,但一时半会儿,兰会云也无法全面、准确地总结出来。不过,通过兰会云的日记背后,我们清晰感受到了这些孩子的成长。
好的教育从来都不能只限于课堂、课本,而应该让孩子走出去,接触真正的世界,体验真实的生活。从课本上的知识点到亲眼所见的黄河、长江,从课本上的彩图到可触摸的植物,学生们把概念还原回了生活之中。兰会云说,震撼,深刻,是学生们当时的准确感受。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兰会云用一场“冒险的骑行”,给孩子上了一堂最生动、也最接地气的立德树人实践课。
这样的教育,会影响成绩吗?乐在其中的学生给了兰会云满意的回馈:今年高考,这个普通班考了13个一本、34个二本,是学校“考得最理想的班级”。
(本报记者 晋浩天 陈鹏)
(更多报道见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