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美国百余名“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把中国当作敌人适得其反》的公开信,表达了对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的担心,打破了美国对华鹰派极力营造的“美国上下具有全力打压中国共识”的幻象。但是,仅仅时隔半月,7月18日,美国百余名对华鹰派人士又联名签署《致特朗普总统公开信》,公然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视作对人类自由的“致命威胁”,呼吁美国政府坚持目前采取的对抗中国的政策。现就两封信透露出的信息综合分析如下。
一、两封公开信反映出美国国内关于中国发展“怎么看”、中美关系“怎么办”的问题存在严重分歧
两封公开信相继发出,观点针锋相对,反映出美国官方、军方、商界、学界、智库界等对华认知的巨大差异,以及基于认知差异形成的关于当前中美关系走向的复杂心态。进一步说,两封信其实反映出美国决策层、战略界、知识界、舆论场正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怎么看待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怎么处理与正在崛起的中国的关系。“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亟须美国各界提供意见,但意见却分歧严重,远未达成共识。
两封信在力图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上是一致的,但对中美关系走向的预判却大相径庭。一封信强调中美利益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具有一致性,认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鼓励中美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战略竞争;另一封信却强调中美之间对抗大于合作,不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支持继续“规锁”中国,谋求两国关系“脱钩”,千方百计企图将两国由“对手”推向“敌手”。
两封信对中国发展势头的“战略忧虑”是相似的,但作出的战略取向却背道而驰。一方面看,对华接触派出于对中国发展的“战略忧虑”,在信中呼吁“战略克制”。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心理上接受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既成现实,进而在行动上主动适应中国将继续走向“强起来”的趋势,因而力求美国政府能够做好与“强起来”的中国打交道的准备,树立起中美互不树敌、加强合作的理念。另一方面看,对华强硬派(鹰派)也出于对中国发展的“战略忧虑”,但却在信中呼吁全面对抗。这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抵触中国已经逐渐强大的现实,“战略忧虑”已经演变为“战略焦虑”,行动上就要力图剿杀中国。而且,只要能够压倒中国发展势头,他们可以动用所有政策工具,无所不用其极。
两封信关于当前中美是“战略竞争对手”的认知前提是一致的,但提出的政策建议却截然相反。“战略竞争对手”是特朗普就任总统当年年底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对中美关系的基本定位。其时,美国战略界已经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表示担忧,呼吁遏制中国的声音逐渐走高。正是出于遏制中国发展势头的目的,美国战略界才提出中美“战略竞争对手”的关系定位。但是近两年来,在特定的美国国内政治气氛中,鹰派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决策影响力也大幅提升,在经济、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等领域,相继对中国采取系列“规锁”举措,对华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轮番发力,中美较量日趋白热化。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关于“怎么看”“怎么办”的分歧也加速分化,在“战略竞争对手”“共识性”前提下,却衍生出“不与中国为敌”和“坚持对抗”两种截然相反的建议。
二、两封公开信折射出美国各界对中国加速发展的担忧
凡事看两面。无论是美国知华、挺华派提出的放下对抗、加强合作的建议,还是辱华、反华派提出的坚持对抗、加紧围剿的主张,折射出的其实是同样一个事实:中国发展起来了,且发展势不可挡。假设中国没有现在的发展成就和国际地位,美国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兴趣、这么多的理由来干涉我们。也正因为中国发展起来了,美国才会出现不同的声音,理性的一面呼吁合作共赢,不理性的一面鼓吹“规锁”脱钩。进一步可以说,美国反华强硬派叫嚣得越猖狂、挑拨得越起劲、指责得越严厉、抹黑得越离谱,也正表明他们越嫉恨中国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越焦虑新时代的中国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而对我们来说,现阶段的困扰,不过是经历过近现代史上的挨打、共和国初创时期的挨饿阶段之后,在新时代中国势必要经历的“成长的烦恼”。我们坚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唯有靠更高质量的发展去解决,而且一定能够得以解决。
两年多来,中美关系的演变也印证了这一判断。美国鹰派不断变换遏制中国的手法,既有总统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会通过的《反制中国政府和共产党政治影响力运作法案》的总体部署,又有以公平贸易为由挑起贸易摩擦、以防止中国企业“以投资换技术”为由构建“科技铁幕”的实际行动,还有美国广播理事会以捍卫美国价值观为由出台最新版五年战略计划,以及形形色色的智库肆意抹黑“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列报告,等等。他们可谓挖空了心思、用尽了手段,然而,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也是在这两年多里,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呈现出新的气象:国内领域,我们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逐一落地,“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在即,中国将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创造出十几亿人全面脱贫的历史奇迹;国际领域,“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效举世瞩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广度大幅提升,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两封公开信佐证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强大生命力
美国对华接触派对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尊重。对华极端强硬派则力挺对华强硬政策,一方面质疑中国发展权,矛头直指中国道路合法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质疑中国参与制定世界规则的权利,企图扼杀中国方案的影响力、号召力。但无论是接触派,还是强硬派,他们谁都难以无视越来越强大的中国。
美强硬派肆意抹黑我党的厥词,无损于我党形象。中国共产党是全世界执政党里唯一敢于公开宣称没有私利的党,中国政府是唯一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舞台上最坚定、最彻底、最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中国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努力担负起“负责任的大国”需要承担的各种国际责任。
污蔑中国威胁美国及其盟友利益的谣言不值一驳。中国始终奉行永不称霸的政策,他们所谓的“野心”,如果指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则我们秉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提倡的效果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如果指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我们坚持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如果指的是中国梦,则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自黑美国以往对华政策的说辞根本立不住脚。事实上,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造福了中国自身,而且惠及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中国一贯奉行互不干涉内政的政策,从来没有介入过美国国家安全事务。
诋毁中国不承认现有国际秩序原则和规则的谎言更是贻笑大方。中国始终遵守已经参加的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公约、条约和协定,美国倒是为了一己之私,已经或准备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理事会、万国邮政联盟等国际组织,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全球移民协议》《伊朗核协议》,决定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威胁退出WTO、北美自贸协定、美韩自贸协定等。针对债务陷阱论,众多债务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有力反驳,如吉布提国际银行行长就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义正词严地指出,所谓“债务陷阱”只是部分西方国家的嫉妒声音和片面看法。
污蔑中国压制宗教和言论自由的说法根本立不住脚。事实上,除了要求党员不得信教、言论必须遵守宣传纪律之外,中国人民享有广泛的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没有人因信仰问题受迫害。香港和澳门特区享有基本法授权范围内的高度自治。中国政府也一直坚持以“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煽动民粹主义思潮只能自食苦果。在中美两国元首在大阪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达成共识后,美国的所谓强硬派不甘心中美关系重回正确轨道,疯狂煽动民粹主义,离间中美关系,妄言“有选择地将美国经济与中国暗中削弱美国经济的努力脱钩”。为达到其目的,他们还妄加臆测“中国当前的策略是推迟、拖延或等待特朗普总统任期结束”,鼓动“必须尽一切努力”,把重新平衡中美经济关系的政策制度化。
总之,在这封公开信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被刻画成一无是处的丑恶形象,足见信件起草者心理之阴暗、心胸之偏狭、心态之极端。一篇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满纸荒唐言,竟然得到百余人联名,也足见美国对中国发展势头恐惧之深。
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交锋至此,我们有理由自信: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中国发展的决心,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发展的势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道路不仅成就了中国,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方案不仅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也为争取后发国家的发展权、改变由于资本的无序扩张导致的1%的人口拥有40%财富的不合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智慧不仅为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世界各国争取更加平等的国际规则制定权,改变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少数国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不合理现象,提供了有益借鉴。
当前的中美角逐,既是现有国力的较量,更是长期发展理念和执政能力的较量,从根本意义上说,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较量。美国对华政策的每一次收紧,对华压力的每一次加大,都在倒逼我们进一步优化提升发展战略,凝聚改革发展的共识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足够战略定力的成熟政党,中国是有着足够战略纵深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是有着足够战略信心的伟大民族。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强,改革的质量只会越来越高、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前进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发展的势头只会越来越好!美国鹰派鼓噪加紧对中国的围追堵截,只会看到一个结果:中国的发展没有止步,也永远不会止步。
(作者:王灵桂,系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