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6日 星期五

    指责中国“好战”是对美国霸权最大的反讽

    作者:李曾骙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6日 12版)

        近日,美国一小部分极端反华的跳梁小丑又出场了,这些人联合署名发表公开信,要求美国政府采取对抗中国的政策。这封据称由退役海军上校、美军太平洋舰队情报和信息行动前主管詹姆斯·法内尔起草的信件,充满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无视历史和现实,反映了写信者的颠倒黑白和霸权主义思想,完全违背常识,无怪乎签名者皆是些美国各界的边缘人物,甚至还夹杂着“法轮功”邪教分子。

        在这封信中,少数极端反华派玩弄是非,到了可笑的程度。公开信称,“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政治是常态,战争是例外。而中国的世界观恰恰相反”,认为“中国现在不是,也从来不是一个和平的政权”,指责“中国使用经济和军事力量霸凌和恐吓其他国家”。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怀疑,这些话真的是在说中国吗?这些语无伦次的话,显然无法使人相信中国是“霸凌者”,却成了对美国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行径的反讽。

        “美国在242年的建国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前总统卡特。从独立以来,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行动不计其数,对美洲原住民进行有组织、成规模的掠夺。从1945年到1990年,美国发动海外战争百次以上,更不要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动的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大小小的军事干涉行动。以军事手段干涉和威胁其他国家,是美国的惯用手段。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国防政策依然要求其随时准备好在全球同时打1-3场战争。

        就在公开信发表的这几天,美国还在波斯湾击落一架伊朗无人机。本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政治解决的伊朗问题,却被美政府出于一己私利完全推翻,继而部署重兵,威胁地区稳定。诚如卡特所说,“美国总是想迫使其他人采用美国的原则”。为了美国的所谓“原则”和利益,和平在美国眼中一文不值。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执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更是世界和平的捍卫者,过去40年都没有发动过战争。中国人民遭受过深重、漫长的战争摧残,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推己及人,中国人民历来把对和平的珍视同世界人民对和平的珍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与奉先发制人为圭臬,惯于视国际法为无物、不停找茬打仗、四处煽风点火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除军事手段外,美国还经常举起贸易霸凌主义的大棒,高筑贸易壁垒,实施单边制裁和所谓“长臂管辖”,威胁其他国家服从其经济利益。在这方面,作为盟友的西欧、日本都曾深受其害,更遑论其他国家。反观中国,70年历程不但极大地发展了自己,更为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中国要过好日子,也让别人过好日子,始终欢迎世界各国都来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为捍卫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繁荣、维护国际秩序作出重要贡献,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在荒谬可笑的言论背后,是美国一小部分极端反华派的霸权主义底色。以霸权主义之眼看世界,满眼尽是野蛮、强横的丛林法则,秉持的必然是“国强必霸”的扭曲价值观。在他们眼中,强大起来的中国一定会和以往的“强国”一样,进行对外扩张、自我伸张和实行帝国主义。殊不知,这恰恰与中国奉行的和平发展道路相悖。和平发展既是中国强大的原因,也将是中国强大的结果,我们始终为自身发展,也为其他国家发展最大限度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创造发展机遇。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同国际社会的联系空前紧密,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强大力量。

        在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哪怕还有一丝理智的人,都难以指责中国“好战”。这无疑是当今时代最大的笑话。无论少数极端反华派如何叫嚣,拒绝理性,要求对抗,维护所谓“美国霸权”,在人类社会深度联通、彼此依存的21世纪,都不会有人跟随。

        (作者:李曾骙)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