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

    歌谣传唱红军好

    作者:本报记者 陈城 刘华东 本报通讯员 梁鹤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3日 09版)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睡觉做梦想红军,红军个个笑盈盈。亲亲热热叫老板,和我就像一家人……”这首歌谣《想红军》,传唱的是禄劝人民对红军的怀念之情。

        7月22日,记者来到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镇,在这里探访到了红军在禄劝的一些感人故事。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军委纵队和五军团从寻甸柯渡出发到达翠华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曾在此处留宿办公。在毛主席长征路居旧址,翠华镇文化站站长李朝东对记者说,这里最早是村里一汪姓农民的家,当年毛主席在此借住办公时,村民并不在家而是躲起来看红军到底是怎么样的军队,当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对待老百姓好,于是就回来了。“这是因为在红军到达之前,国民党曾派人来讲红军的坏话,要地方百姓躲避起来。”李朝东说道。

        红军对当地老百姓的好,是方方面面的。李朝东对记者介绍说,在当地,有一种野菜叫作“红军草”,这是红军为地方百姓找到的一种野菜,遇到饥荒的时候,可以帮助村民解决温饱问题,当村民生计不愁时,这种草还可以用来喂养牲畜,增加经济收入。红军走后,当地留下了一首歌谣《红军草》:红军草,红军草,一年四季长得好;自从红军来过后,彝山苗岭都长了……红军草,红军草,风吹叶儿轻轻摇;花儿开像五角星,远望就像红军笑。

        在翠华镇,还有一件红军棉袄的故事。在红军长征经过翠华村时,中央红军纵队中的一位首长,看到了家庭情况贫穷,当年才8岁多的王刘氏。首长觉得她可怜,赠送给她一件穿过的旧棉袄。这件棉袄王刘氏一直悉心保管着,此后常给子女讲起这段难以忘怀的往事。王刘氏的孙媳妇施明艳,为记者唱起一段传统花灯,歌词大意正是王刘氏心里所想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辈辈代代跟党走。”

        在翠华镇普渡河上,有着一座铁索桥。禄劝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管所工作人员张永兴告诉记者,此桥是当时300多公里的普渡河上唯一的桥梁,是寻甸县通往金沙江边的重要通道。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会集寻甸县柯渡一带,准备西渡普渡河,沿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北上。就在先头部队准备天明以前到达普渡河东岸和铁索桥附近时,滇军工兵大队已抢先一天占领了桥头,拆掉了吊桥上的木板,在铁索桥上设置荆棘等障碍,并埋伏了部队。在渡河过程中,红二军团4师10团、12团与敌守军展开激烈战斗。由于当时红军有可能陷于被敌人分割在普渡河两岸的危险境地,军团领导决定撤回已经渡过普渡河的红4师。红4师由于背山面水撤退,形势极为不利,造成了红4师政治部主任肖令彬在内的79名战士长眠于此。在红军撤退过程中,铁索桥附近的群众一年前就接触过红军,再次看到头戴五星帽的红军倍感亲切,热情主动帮助红军安全撤退。

        红军长征期间,分别于1935年和1936年两次经过禄劝。红军在禄劝期间,打击镇压贪官污吏,没收地主财物救济贫苦百姓,积极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使得当地广大贫苦人民更加信任、爱戴和拥护红军。在那段相依为命的日子里,红军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本报云南昆明7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陈城 刘华东 本报通讯员 梁鹤)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